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参谋军官考核评价制度 主要政策点设计背景解读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6月17日06:28
  开栏的话

  近年来,军委、总部相继颁发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军官考评体系、《军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军官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干部工作政策制度,积极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具有我军特色的干部政策制度体系。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的要求,充分交流各级党委加强干部工作和人才建设的新鲜经验,进一步研究解决政策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促进部队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本报与总政干部部联合开办“人才建设视点”专栏,欢迎读者踊跃赐稿或提供新闻线索。

  通联:解放军报社政工部党团组,电子邮箱:jfjbszb@163.com,电话:010-66816965。

  参谋军官指担任团级以上单位机关业务部门领导和参谋、干事、助理员、秘书等职务的军官

  军级以上单位参谋军官一般二年、师级以下单位参谋军官一般每年考评一次

  通用考评标准对参谋军官信息化素养的考核提出专门要求

  今年2月,总政治部正式印发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军官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军官通用考核评价标准(试行)》,标志着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参谋军官考评制度基本形成。两个文件出台后,各级按照总政统一部署,正在抓紧进行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为更好地帮助部队全面理解、深入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运用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落实质量,我们对一些主要政策点的设计背景作简要介绍,供各单位学习参考。

  关于参谋军官考评制度适用对象的界定

  政策规定:参谋军官考评制度文件中所称的参谋军官,是指担任团级以上单位机关业务部门领导和参谋、干事、助理员、秘书等职务的军官。

  设计背景:现行法律法规未对“参谋军官”作过专门定义,各单位对此把握不够准确、统一,有的将机关副职领导等部分指挥军官纳入参谋军官范畴,有的将机关业务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参谋军官纳入指挥军官范畴。参谋军官考评制度应根据参谋军官队伍建设内在规律和政策制度的唯一指向来设计,因此首先要把“参谋军官”这个适用对象搞清楚。我们综合《军语》和《军事百科》对“参谋人员”、“参谋队伍”的表述,在考评实施办法中对“参谋军官”作出以上界定。按此定义,全军和武警部队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参谋军官约占四分之一,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参谋军官约占四分之三,主要分布在团级单位机关至总部机关各个层级,职级从正排至正军职,从事数百种不同专业的参谋业务。具体来讲:总部、军区级单位参谋军官,包括二级部正职领导以下所有军官;副军区级以下单位参谋军官,包括业务处(科、股)正职领导以下所有军官。

  关于考评时机

  政策规定:考评工作一般结合年度工作总结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择机进行。

  设计背景:此前我军干部考核制度,均未对考评时机作过专门规定。考虑到机关工作特点,年度工作总结时都要组织领导干部述职,普遍进行谈话谈心,有的还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考评实施办法明确参谋军官考评一般与年度工作总结结合进行,这样有利于降低考评成本、减少机关忙乱。同时,为体现灵活性,规定考评工作也可以择机进行,较好地兼顾了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

  关于考评周期

  政策规定:军级以上单位参谋军官一般二年、师级以下单位参谋军官一般每年考评一次。

  设计背景:从这些年实践情况看,考评周期过长,不利于及时了解掌握参谋军官情况;周期过短,组织成本又太大,难以长期坚持。《现役军官职务任免条例》对军官定期考评周期是按照考评对象职务等级来划分的,即:团级以上军官二至三年考评一次,营级以下军官每年考评一次。考虑到同一层级单位机关参谋军官职级跨度较大,如果机械地套用任免条例的规定,各级机关每年都要对所属参谋军官进行考评,从组织实施层面来讲有很大难度,也不符合实际。鉴此,我们根据各级机关参谋军官编制标准,大体按照参谋军官的职级主体来划定考评周期。比如,师级以下单位机关,除师级单位机关科长为副团职外,其他参谋军官均为营级以下,规定每年考评一次,与任免条例规定基本吻合。

  关于考评权限

  政策规定:考评工作在党委领导下,由政治机关组织实施。未设政治机关的单位,上级党委可以授权其组织实施考评。总部军级和正师职参谋军官由所在总部组织考评,其他参谋军官一般由所在二级部组织考评;军区级单位副师职、副军区级单位正团职、军级单位副团职、师级单位正营职以上参谋军官,由所在单位组织考评;其他参谋军官一般由所在机关组织考评;旅团级单位各职级参谋军官由所在单位组织考评。

  设计背景:任免条例规定:军官考核工作在党委领导下,由政治机关组织实施。从我军各级机关编制看,情况非常复杂,特别是高级机关党委和政治机关的设置千差万别。比如总部二级部中,有的设党委但不设政治机关,有的不设党委只设机关党总支或党支部,均不能直接履行组织实施考评的职能。为切实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考评实施办法明确,未设政治机关的单位,必须经上级党委授权后方可组织实施考评。

  我军机关特别是高级机关参谋军官数量大、层级多,均由单位统一组织考评,既难以实施,也不符合实际。比如,军区级单位机关有的编制参谋军官数百人,职级从副营至正师职,如果不分职级“一锅煮”式地考评,不仅耗时耗力,必要性也不大。为此,考评实施办法区分单位组织和机关组织两类,对考评权限作了合理划分。由单位组织考评的对象,主要是担任领导职务且职级相对较高的参谋军官;由机关组织考评的对象,主要是职级相对较低的参谋军官。其中单位组织考评的权限,主要依据《军队政治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大体按照各级党委最高任免权限,结合部队近年来参谋军官考评实践确定。以军区级单位为例,其最高任免权限为副师职军官,考评实施办法规定副师职以上参谋军官由所在单位组织考评,正团职以下参谋军官由所在机关组织考评。这样既体现了对干部的层级管理,又有利于提高考评的准确性,也便于组织实施。

  关于民主测评中的“熟悉”和“不熟悉”选项

  政策规定:参加民主测评人员应当根据本人对考评对象的知情度,区分“熟悉”或者“不熟悉”,如实填写评价意见。考评组应当按照熟悉考评对象的人数统计得票率。

  设计背景:近年来,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始终围绕扩大民主以及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来推进,总的看,上下反映是好的。但随着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如何有效防止和避免民主测评结果失真失实,也成为各级都在积极探索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

  我军各级机关特别是高级机关业务部门多、工作分工细,参谋军官基本上是各把一摊,加上职务有高有低、调入机关时间有长有短、所在部门人数有多有少,真正知根知底、相互了解的面有较大局限性。从近年来考评实践看,在民主测评中投盲目票、缺项票、感情票、关系票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考评对象还存在拉票跑票现象,降低了民主测评结果的说服力和公信度,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家参与民主测评的积极性。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我们以知情度、关联度和责任度为基本原则,在考评实施办法中作出以上规定。在“熟悉”和“不熟悉”的把握上,以能否对考评对象的单项和总体评价意见作出合适判断为分界线。从试点单位反映看,按此方法进行民主测评,较好地防止了因部门性质差异、人数多少,以及参加测评人员调入时间长短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源头上抑制了拉票跑票行为,大大增强了测评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说,这一举措是提高发扬民主质量的一次重大改进和创新。

  关于实绩分析主要内容

  政策规定: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参谋军官,主要分析其所在业务部门全面建设情况、完成重大任务情况和个人工作状况;对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参谋军官,主要分析其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参与完成重大任务情况和在本部门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

  设计背景:实绩分析是考察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正确评价干部的实绩和德才,直接影响部队的风气和导向。考虑到担任领导职务的参谋军官与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参谋军官相比,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有很大差别,有必要对实绩分析的主要内容分别作出规定,以确保实绩分析有的放矢、符合实际。为此,考评实施办法明确,前者主要分析“所在业务部门全面建设情况”,后者主要分析“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考虑到“所在业务部门全面建设情况”包含的内容未作过明确规定,着眼增强实绩分析的可操作性,我们参照2006年3月军委颁发的《司令部条例》有关规定,结合部队实际,将其具体明确为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和受表彰情况五个方面,并相应设计了实绩分析要点。

  关于考评结果优秀等次比例

  政策规定:考评组应当按照考评标准,区分考评对象职务、职务等级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考评结果各等次比例,严格控制优秀等次比例。

  设计背景:合理设置考评结果各等次比例,可以强化考评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有效发挥考评的综合效益,使考评的过程成为推动参谋军官队伍建设的过程。从以往实践看,一些单位因对考评标准掌握不严,加上迁就照顾思想作祟,导致参谋军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参谋军官考评结果优秀等次比例过高,影响了考评作用的发挥。着眼解决这一问题,考评实施办法规定,考评组要合理确定考评结果各等次比例,严格控制优秀等次比例,以利于增强优秀等次考评对象的荣誉感和进取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被评为称职干部的压力,更好地兑现“考用一致”。之所以没有对优秀等次比例作出具体的硬性规定,主要考虑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情况也不相同。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可根据参谋军官队伍建设实际,合理确定并从严控制优秀等次比例,真正把那些德才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考评出来。从试点情况看,有的单位区分职务等级,有的单位区分担任领导职务和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参谋军官,分别确定考评结果优秀等次比例,均把握得比较好,总体比例多数在40%左右。

  关于通用考评标准层级设置

  政策规定:区分为总部、军区和军级单位、师级以下单位三个层级,分别拟制参谋军官通用考评标准。

  设计背景:我军机关大体可分为六级,即:总部、军区级单位、军级单位、师级单位、旅级单位、团级单位机关。如果制定一个适用于全军各级机关参谋军官的通用考评标准,则显得过于简单;逐层制定参谋军官通用考评标准,又显得过于繁琐。根据干部考评的基本要素,适应军队建设发展对参谋军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综合考虑,还是按照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区分总部、军区级和军级单位、师级以下单位三个层级,制定通用考评标准比较适宜。这样设计,可使考评标准与军事实践活动的特点规律相匹配,既能较好地反映各级机关和参谋军官队伍建设的共性要求,又能突出和区分对不同层级机关参谋军官的特殊要求。同时,明确由各总部和大单位拟制各类参谋军官岗位考评标准。通过两种考评标准的配套使用,可以全面准确地实施考评,为每名参谋军官画出一幅“标准像”。

  关于“能”的具体评价标准

  政策规定:参谋军官必须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理论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熟悉军事高科技知识、军兵种知识、现代化指挥和办公手段,不断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

  设计背景: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融入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往指挥作战,一幅地图、一部电话、一个指北针就基本上够用了,现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指挥平台已经广泛运用,“帷幄之地”刀光剑影,对各级参谋军官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西方管理学认为,人们只会做你考核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考评考什么,参谋军官就会学什么、干什么。着眼适应军队建设整体转型需要,通用考评标准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突出强调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的新情况,对信息化素养的考核提出专门要求,以此牵引参谋军官向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凝心聚力,促进新型高素质参谋人才脱颖而出,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