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地方政府冷淡回应财政透明度 不愿居前不甘落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6月18日02:31

  “财政透明度调查”背后:地方政府冷淡回应

  任绍敏 田享华

  继去年“两会”期间推出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之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日前再次推出《2010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下称《报告》),经数十名师生半年调查而成的报告显示,一年来,中国财政透明度改进不大,31个省区市财政透明度普遍低于30%。

  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无奈地表示,课题组调查时采用的是低要求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大,仅仅从信息提供是否全面以及是否在法律规定期间内反馈这两方面来衡量,并未考虑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规范性,但即使这样,整体得分仍然非常低。

  不愿居前也不甘落后

  课题组调查发现,省级财政透明度的平均得分为258分,按照各省财政透明度满分1180分计算,各省财政透明度平均得分率仅为21.87%。如果以百分制来计量的话,省级财政透明度只有21.87分,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整体状况较差。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报告》中,福建、山东、广东、湖南、浙江、上海居于前六,百分制计算的得分分别是50.41、29.43、25.39、24.74、24.51、23.99。

  “其实,除了得分最高的福建,中国省际之间财政透明度差异不大,大部分在15分到30分之间。”刘小兵说。而令他不解的是,去年的调查报告中,福建排名第一,因为其几乎按申请把预算报告全部提供,而今年福建反而只提供了部分申请内容。

  “或许是各省区市不愿居前,但又不甘落后的心态在起作用。”刘小兵如是分析说,但这样一来,也让这种调查颇为尴尬,因为年度之间的调查很可能越来越少的差别,如果没有切实的推动作用,那么调查也难以坚持下去。

  所以,这个课题组也在设法增加新鲜的内容。比如今年与去年不同,就在于2010年度的财政透明度报告还增加了一个专题——政府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调查,意在揭示公众所关注的行政单位行政收支信息的公开现状,调查基础上,也推出了2010年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该专题以2007年末省本级(不包含下属单位)收支决算数及统计数为调查对象,选择了11个省级行政部门向他们提出公开包括工资、招待费、单位人员、公车购置情况等在内的25项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

  公开条件已经成熟?

  刘小兵表示,政府行政收支信息的透明度比一般的省级财政信息透明度还要不理想,无论是从省际来看还是从部门来看,全国的平均得分以百分制计算只有3.21分,最高的福建省也只有16.57分,最低的云南省则为0分。

  课题组通过信息搜索(网上搜索、公开出版物检索)和依法申请(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申请)两种途径来获取财政信息,以评估信息公开的情况。课题组还将得到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并将各省的信息统计结果反馈给各省信息公开机构,要求相关机构对调查信息的情况进行补充确认。

  “得零分者并不意味着这个省的行政收支信息真的一点也不公开,只是表明这个省对我们的信息公开申请完全不予理睬,全省11个部门中没有一个部门愿意对此作出反应。”刘小兵也坦陈,这个调查还不是非常准确,课题组一直在设想与各省的财经院校合作,这样获取的调查结果更全面、更准确,申请依法公开信息理由更充分,影响也会更大。

  刘小兵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持续下去,至少先做五年,目前申请的是教育部211项目资金,但后续资金来源仍然是课题组头疼的问题,发动其他财经院校参与也并不容易。

  在《2010中国省级行政支出透明度部门排行榜》上,卫生、交通、财政居前,财政、教育、环保、地税和国税居中,政府、工商、人大和政协评分最低,不过,最高也只有7.21分。刘小兵告诉本报,考虑到政协与人大民主监督的天然职责,这种结果十分耐人寻味。他透露,明年准备针对人大、政协信息透明度设立专项研究。“我们不是要揭短,希望推动财政信息公开进程,两年的调查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很不够。”

  就在昨天,《新京报》刊登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的专访,引述他的话称:政府向社会民众公开预算,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财政预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众有权了解政府的预算安排并进行监督,这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