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6时15分,市气象台再次发出雷电黄色预警。这也是本市24小时发出的第5个雷电预警。
也是在24小时内,京城天空黑云压城,雷暴、暴雨、冰雹悉数登场。“这是蒙古地区低压冷涡东移南下的结果。”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分析,冷涡在高空呈现逆时针旋转,在移动中将低空水汽“抓”到空中,这一过程带来巨大能量转换,使得雷暴、暴雨、冰雹、短时大风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悉数登场。“这一天气过程在夏季是正常的。”张明英说。
雷电天数比常年多七成
乌云密布,天气阴沉,空中闪电频频,划破雨幕。昨天上午10时许,闷雷不知疲倦,连续响彻天空。家住通州的刘大妈望着窗外感叹:“一个接着一个,还真没见过这样打雷的。”顺着刘大妈手指的方向,一只麻雀被吓得围着树枝乱扑腾,始终不敢展翅高飞。
“这场雷确实非常密集,但目前还没有具体雷电次数的统计。”市气象台专家表示,今年雷暴天数多,尤其是进入6月以来,连续日晴夜雨,雷阵雨已连续9天“纠缠”京城,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雷暴日数达到了12天,比常年同期的7天多了七成,特别是从前天到昨天,雷电密集度达到巅峰。市气象台分别于前天下午4时5分、前晚10时55分、昨天凌晨5时16分、昨天上午9时30分和昨天下午4时15分连续5次发出雷电预警。这也标志着,北京已经进入雷暴灾害多发期。
雨量不均最大相差数百倍
昨天,冷涡带来的降雨带自西北向东南进发。
“雨量分布极不均匀,是这种类型降雨的最大特点。”气象专家介绍,这种雨时下时歇,最初是门头沟延庆一带雨量最大,延庆还砸下了直径约9毫米的冰雹,而后就进发到了东部和南部的大兴、通州、顺义一带。
这一特点反映在两张雨量统计表上:早8时前,降雨集中在西北部,北京市城区平均降雨量达10毫米,西北平均为24毫米,雨量大的响潭水库53毫米、辛庄堡50毫米,都达到了暴雨标准;昨天早8时至下午2时,降雨集中在东南,北京市城区平均降雨量达4毫米,东南平均34毫米,雨量大的安定79毫米、马坊76毫米、西集63毫米、南各庄61毫米、长子营54毫米,也达到了暴雨级别。
雨量分布不均匀的另一个佐证是,昨天的降雨从0.1毫米的微量降雨到暴雨,一场雨就下出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四个数量级别,雨量最大相差数百倍。
下周前期还有雷阵雨
市气象台报告,今天上午,本市依然处在冷涡天气系统的影响之下,因此本市仍会出现全市性降雨,平均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上,为中雨的量级,不排除局部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的可能。
而本周双休日,北京地区转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天气以晴为主,气温明显回升,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4℃左右,天气炎热,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没有雷雨天气的打扰,空气清新,比较有利于交通出行和外出游玩。
但下周前期,北京地区受高空南下弱冷空气的影响,午后天空云量较多,容易引发对流发展,还会出现雷阵雨天气,市民外出要注意防雨防雷电。
本报记者 张军 通讯员 付治龙
特别提示
已到雷暴多发期
17时至18时最危险
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全年雷暴日数为32天到48天,山区多于平原;一日之中以16时至翌日3时为雷暴多发时段,其中又以17时至18时为最多;雷暴持续时间一般在4小时以内。
专家介绍,夏季低压冷涡频繁影响京城,一般情况下影响时间为三天左右。冷涡在移动中汇聚了巨大能量,移动速度非常快,往往一次过程仅仅持续1至2小时,这样就会引发雷暴、短时大风、局地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雷暴多发时段以17时至18时最多,请市民注意防雷。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