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2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刊发政大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芳明的文章《民进党的两岸困境》,文章说,对于两岸政策的议题,民进党不能永远只是反对。
文章摘编如下:
民进党传出将规划两岸交流平台,如果属实,这将是一个极具突破的思维。
从1980年代“反对运动”以来,民进党的任何政治要求与追求,往往比国民党还要放胆而果敢。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陆续在几个县市执政之后,尝到权力滋味的民进党开始变得保守。为了赢取特定意识形态的选票,民进党从大开大阖的场面,开始进入虎头蛇尾的格局。原因无他,民进党渐渐被选民绑架。
真正夺得“大位”以后,民进党反而迈进建党以来最为保守的时期。在任何议题上,民进党都勇于提出改革,但是改革的程度有其上限,那就是不能踩到特定意识形态选民所划出的红线。因此,新世纪的民进党变成不折不扣的保守党。为了守住既得的权力,党内不能谈“中华民国”,不能谈“大和解”,更不能谈两岸交流。最受欢迎的议题,就是“台独”,就是“228”,就是“台湾地位未定论”。阿扁到今天能够得到强烈怀念,正是他大谈特谈被容许的热门议题。上行下效的结果,民进党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蔡英文接掌主席之后,指出民进党的首要工作便是赢回人民的信任。为什么民进党失去人民的信任?那绝不只是阿扁的贪腐而已,更重要的是,民进党做了太多选择性的改革,实行太多选择性的政策。蔡英文至少承担了民进党的两个包袱,那就是反“中华民国”与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在野政党,选择站在两个反对立场,无论如何都无法赢得人民的信任。
蔡英文说出“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之后,对于台湾中产阶级是很大伤害。民进党如果是革命党,说出这样的话犹可理解。但是,即将参加“五都”选举的民进党,却站在台湾中产阶级所认同当局的对立面,更加失去人民的信任。如果有意要与国民党竞逐,蔡英文就必须提出比国民党还要积极、还要优越的政策。如此轻率挑战,反而使困难的党更加陷入困境。
同样的,对于两岸政策的议题,民进党不能永远只是反对。这是一个更为困难的局面,民进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大陆对台湾的任何交流与合作,当然都富于“统战”意味。只要触及“统战”,民进党的反应不是恐惧,就是退却。这不只是源自长期的“恐共”,主要还是受特定意识形态选民的绑架。
这种心理障碍如果不能突破,构思中的两岸交流平台就永远无法实践。两岸议题的发言权,就永远被国民党垄断。两岸政策的形成,有赖不断的试探、接触行动、实践,才有可能臻于成熟。闭门造车的研究、规划、设计,正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最大困境。
(责任编辑: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