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背着药箱到寺庙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6月24日06:30
  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损伤,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疗伤,对于那些伤病者来说,仍需要一些时日。

  一天一场雨的高原气候,住进帐篷的僧侣们有没有医疗困难?那些在地震中受伤和多病的老人,能不能抵御多变天气的袭扰?带着这些问题,兰州军区第四医院“高原爱民模范医疗队”,主动走近了他们。

  组建59年的兰州军区第四医院,长期驻守青藏高原,为藏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藏区群众称为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为更好地服务灾区群众,他们专门请藏语老师上藏语课,使每个医护人员都能用简单的藏语和藏族群众沟通。

  6月23日上午,记者跟随医疗队来到有500名僧侣的结古寺,进行震后第16次义务巡诊。

  医疗队员刚走到帐篷前,一个戴金丝边眼镜、讲普通话的僧侣,就微笑着走了过来,与科室主任冯恩志亲切握手。

  冯恩志说:“堪布(院长),又来给我们当翻译?”

  堪布说:“你们来寺里看病,我当然要当翻译。”

  冯恩志对随行的队员说,他是结古寺佛学院的院长,名叫昂噶,当地人都叫他堪布昂噶。

  堪布笑着说,自己长期在北京做翻译工作,地震后回来看看这里的情况,和冯主任打过交道10多次。地震后,冯恩志到寺院抢救了一批危重病人,让他非常感动。他还说,再等上一阵子,自己就要返回北京继续做翻译工作,他要向全世界如实介绍藏民族的宗教习俗在玉树地震灾区得到的尊重和保护。

  据悉,玉树有200多个寺庙,地震重灾区就有60多个。地震发生后,医疗队的同志深入结古寺、禅古寺、当卡寺等3个最大的寺庙进行义务巡诊。

  73岁僧侣、罗珠老人所住的帐篷,建在历史悠久的结古寺内的山坡上。冯恩志领着队员走进帐篷,第16次给老人义务巡诊。

  坐在床上的罗珠老人,像见到亲人一样,想起来迎客,却被抢先一步的冯恩志按住了。冯恩志坐到老人的身边,亲切地问:“您老这几天身体怎么样了?吃饭、睡觉正常了没有?还拉不拉肚子?”老人通过翻译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已逐渐好起来了。

  冯恩志把身边的几位年轻人介绍给老人:“他们是来接替我的。我从4月15日来到这里,一直没有离开,明天就要回单位了,今天到您这里来交个班。”

  冯恩志给随行的李人立、张科防、吕颖三位大夫,和杨丽颖、肖小芳两位护士,详细介绍了老人患高血压、中风4年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

  五官科医生吕颖拿起小手电,俯身给老人看眼底。发现老人眼底硬化,她问老人耳鸣不耳鸣?能不能听见别人说话?翻译回答,老人不耳鸣,就是离得远了听不见。

  会诊后,他们给老人拿出“消栓胶囊”等6种药,并按说明嘱咐了具体吃法。

  离开帐篷的时候,老人特意让冯恩志留下。老人让孙女从箱子里拿出一条哈达,亲自挂在了冯恩志的脖子上,并双手合十祈祷:“扎西得勒(吉祥如意)!”

  走出老人的帐篷,一个名叫扎西篷措的僧侣,主动来到冯恩志面前,指着自己鼻子上黑黑的血管说:“"曼巴"(医生),这是不是瘤子?”

  面对这位65岁老人的不安眼神,冯恩志笑着说:“您老请放心,它不是肿瘤!”

  冯恩志把随行的医护人员叫到跟前,讲解这种被高原紫外线灼伤的黑色酒糟鼻的形成原因。

  听了医生的讲解,老人心中的石头一下子落地了,脸上顿时轻松了许多。

  巡诊结束后,记者回头瞭望,豁然发现,寺庙里的帐篷间悄然露出了许多张笑脸,在洒满阳光的草原上显得格外灿烂。

  这笑脸,是玉树大地震后僧侣们对医护人员的深深谢意,也是他们对重建美好家园的无限憧憬!

  从结古寺巡诊出来,已是中午。医护人员顾不上休息,又乘车向其他寺庙驶去……

  (本报玉树6月23日电)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