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王金祥常委:改变目前“唯GDP发展速度”考核体制(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24日15:22

  今年5月17日至25日,全国政协办公厅与提案委员会联合组织常委视察团,就“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赴江苏进行了专题视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还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的发展和变迁,依赖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为此,视察团建议:

  一、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高层决策机制。成立由国务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部际协调,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筹规划。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各地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选择若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城市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集聚发展。

  三、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运用设立投资基金以及财政补贴、财政奖励、财政贴息等手段,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好现有专项资金,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千人计划”,凝聚、发现和培养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创业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为重点,组织实施“重要产业创新工程”和建设“重大产业化发展基地”。

  五、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加大光伏电池应用扶持力度,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启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六、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改变目前“唯GDP发展速度”的考核体制,把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比重、产业创新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电力体制、医药管理体制、新能源价格机制、卫星应用管制、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转基因农产品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