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杭州人王先生,17年间先后生了5种原发癌,身上横七竖“疤”,一次又一次身处“绝境”,最后又化险为夷。
他为什么会生这么多癌?他是怎么做到乐观面对的?记者昨日在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病房见到了不幸又万幸闯过难关的“传奇”——王先生。
从1993年起,癌症频频造访 上个月,王先生感觉讲话时声音有点嘶哑。他就到医院做了个喉镜检查,医生在他的右侧声带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肿物,活检是高分化鳞癌,医生诊断为喉癌早期,建议采取功能保留性喉癌切除术。
这次算得上是住院时间最短的,昨天上午,已经拆线的王先生出院了,手术保留了他的声带,虽然讲话声音有点轻,但很清楚。
“我身上有5种癌,看不出来吧?”王先生性格很开朗。1993年,因为便血,他上浙医二院看病,却一查查出肠癌,手术切掉了一段病变肠;2000年,突然胃出血,后来在医院发现胃癌,在省人民医院做了3/4胃切除手术治愈;2003年,背部突然出现一个小疙瘩,最后被浙二医生诊断为皮肤癌,进行手术;去年,他又在省人民医院做过输尿管癌手术;再加上上个月新发现的喉癌,共5种!翻看王先生以前的病历,王先生的5种癌症跨越了消化系统、软组织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而且从发病时间和位置看,都是原发性癌症,并不是转移病灶。王先生堪称杭州最不幸的癌症病人了,连见多识广的医生都连称少见。
看外貌,王先生身材匀称,不消瘦也不胖,不像生过大病的人。王先生的妻子说,肠癌手术后,王先生做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当时头发掉光,人也精瘦,家人都很担心。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又恢复过来,头发也长出来。
这次喉癌手术,主刀医生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苏立众成功保留了声带,也保住了王先生的吞咽和发声功能。
身上横七竖“疤”,都是男人的勋章 都说伤疤是男人的勋章,对自己身上的手术疤痕,王先生并不避讳。
他撩起衣襟,指着自己的肚皮说:“喏,这个是肠癌手术留下的疤,这个是胃癌手术留下的,还有肾手术的。”随后手往背后一指:“背后肩膀上还有一个,不过很难看。”
这5条伤疤,最短的六七厘米,长的有近二十厘米。正中一条笔直的疤,愈合得非常好,几乎看不出。王先生不觉感叹:医院的技术高低从疤痕就看得出,这个胃癌手术最成功!
王先生的老婆说,背上那一条疤痕是皮肤癌手术留下的,当时只有指甲那么大的一个小瘤子,但手术的范围比较大,所以留下歪歪扭扭十几厘米长的疤痕。
现在,王先生又多了一条喉咙部位的伤疤,一共5条。“生了癌症能手术,说明还没到晚期,还有救!”王先生说自己生了这么多种癌,有点“懂医”了。
他为什么会生介多癌?为什么能顺利闯关? 王先生为什么会那么“背运”,接连患上5种癌症?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苏立众博士解释道: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家族遗传(父亲生肺癌去世,两个妹妹因为心梗猝死)、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环境影响(曾在化工厂工作多年)。王先生昨天和记者讲道:“我当过兵,转业以后在杭州一家化工厂工作,工龄有32年半,2000年因为生病内退了。上班的时候,厂里生产菜油、也生产药品,我估计是工作环境对身体不好,当时在厂里都给营养餐吃的。后来我生了肠癌,也有几个跟我差不多时间生癌症的同事,去世的也有。”
生了5种癌,现在还活蹦乱跳的,也真是奇迹,又是什么原因呢?
“王先生的5种癌发现得都比较早,治疗及时,花费没那么多,恢复得也都比较好。比如,不少人以为声嘶、咽喉异物感是咽炎,而王先生警觉到了癌症,的确,这是早期喉癌的表现,他及时就诊,尽早接受治疗,术后会比较好。”苏主任说。
搓麻将说冷笑话,都是他的精神疗法
许多人说,癌症病人都是吓死的,王先生难道精神超级乐观?他说,自己的父亲是生肺癌去世的,两个妹妹因为心梗猝死,所以自己对生死看得比较超脱,生了病后,也不搞特殊化,除了不再上班,家庭生活照常!
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家里早餐吃一点,就骑着电瓶车出门搓麻将了。“我们家几年前搬了新房子,新邻居牌搭子很少,我只好去棋牌室,打牌活动大脑,人多热闹,笑话讲讲,一天就过去了。”
王先生说,上午打牌,中午回家吃饭,啤酒喝一瓶,下午通常也打打牌,然后去菜场买菜,晚上回去老婆烧饭,吃的都是普通的杭帮菜,他喜欢喝一瓶啤酒。“从2000年生胃癌以后,香烟戒掉了,但酒还是喝一点,啤酒对身体没啥坏处。”
但说起饮食习惯,喜欢吃腌菜的王先生被医生批评了。王先生笑笑,说不少医生都提醒他腌菜不健康,但自己习惯吃腌菜了,改不掉。
在王先生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他的妻子女儿始终站在床尾笑着看他。可能因为手撩衣服,说到高兴处还比划两下,王先生还在挂盐水的右手上突然有点回血,妻子立即跑出门叫护士,回来时,帮他把手上的血擦好,衣服理好。王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回头跟记者说:“要不是老婆照顾,我活不到现在。”
这朴实的话,引得妻子也回头说:“他这个人很坚强的,生病以后很多事情也自己做,还做家务!”夫妻间的恩爱,从这两句对话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旁边读大学的女儿一切看在眼里,也笑着。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