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人大国学院一位女毕业生上台拥抱老师。当天晚上,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国学毕业生举行欢送晚会。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
昨日下午,在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院副院长徐飞接受记者专访,回应第一届国学毕业生的就业、升学情况及对未来国学院发展的规划。
关于就业
国学毕业生就业超预期 新京报:第一届学生30个人中有5个人没有如期毕业,原因是什么?
徐飞:有两个是论文没有通过的,还有三个是身体原因、家庭原因休学的。
新京报:看他们找的工作和国学专业直接相关的不多?
徐飞:多数还是基本相关的,30个人有10个人读博士,他们都是做国学或者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有17个人就业,都是国学相关的岗位。
新京报:这是否符合开设这个专业时的设想?
徐飞:基本达到了,当初一方面是要培养学术人才,例如读博士的;再就是国学推广、运用的人才。
新京报:跟文史哲专业相比,这个班的学生工作找的怎样?
徐飞:没想到国学专业很不错,硕士阶段在全校是前几名,算上本科阶段,是全校第一。
关于一级学科
希望让国学“落户”
新京报:你们去年申请国学为一级学科,进展怎样?
徐飞:学位的大调整是国家去年提出的,目前还没有结果,我们当然希望能批准下来。
新京报:之前有学者反对国学成为一级学科,拿到这个一级学科有何作用?
徐飞:至少有个户口,有个身份。目前虽然从高考序列里招生的只有人大,但清华、北大以研究院的形式也在招研究生,授学位也跟我们一样,按照文史哲的方向授学位,后面还要打一个括号,备注国学。
新京报:反对的一个原因是国学教育良莠不齐?
徐飞:不能因为有糟粕就不继承传统,也不能因为传统好就全部拿来。我们不主张搞形式,前段时间看到有学校上千毕业生跟老师下跪谢恩,这个很不好,学传统文化是要学其精华的东西,不是学表面形式。
新京报:是不是也因为这个原因国学院很低调?
徐飞:是的。像第一届学生毕业,我们没有主张让学生穿唐装汉服去照毕业照,从来不搞,我们还是正式的学位服,授学位就是学位服,按照普通的仪式,不是说我是国学专业就要穿唐装。 本报记者 李立强
关于教学
课程设置参照民国时期
新京报:跟文史哲专业学生相比,他们的优势劣势在哪?
徐飞:劣势主要是专攻某一个学科的会深一些,我们没有这么深,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打通了文史哲来做研究。至于以后谁更有优势很难说,靠时间来检验。
新京报:学生的课程有练书法、背诵古诗词,吟诗作赋,这些作用大吗?
徐飞: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不分家,国学院有选修课,希望学生都会一点,毕竟能提高人的境界、内涵和修养,古诗词则是必须会的,做古代的研究,这是必须的。
新京报:根据这一届毕业生的情况会不会对课程进行调整?
徐飞:有,但不会很大,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召集老师学生搞座谈会,看怎样调整课程,每年都会微调,所以不会等到第一届毕业后再进行大调,那样的话第一届学生就太倒霉了。
新京报:当初课程参照民国的国学设置?
徐飞:参照了,设置时做了很多调研,查了很多资料。
新京报:今年国学院的招生有何变化?
徐飞:暂时还没有,和往年一样。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