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于6月30日举行总统选举,执政联盟推出的候选人克里斯蒂安?伍尔夫经过三轮投票,终于当选新一届总统。他将于7月2日宣誓就职,以接替一个月前辞职的霍斯特?克勒。
克勒5月31日突然宣布立即辞职,原因是他发表联邦国防军参与境外行动与维护德国经济利益挂钩的言论遭受批评。6月3日,由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组成的德国执政联盟推举伍尔夫为新总统候选人。
马拉松式的选举 这次选举由专门成立的联邦大会进行。大会组成人员为622名联邦议会议员及各州议会确定的同样数目的代表,如果其中的“绝对多数”,即起码623人投票赞成,则候选人可以当选。
除伍尔夫外,在野党社民党和绿党共同推出了无党派候选人、曾担任过调查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档案事务的“高克局”局长的约阿希姆?高克。左翼党推出了记者卢克?约希姆森,极右的国家民主党推出了弗兰克?雷尼克。但由于后两个党在联邦大会拥有的代表人数有限,因此选举主要在伍尔夫和高克之间展开。由于执政联盟在联邦大会共拥有代表644人,因此它在选举前认为伍尔夫稳超胜算。
可是,选举并不顺利。在第一轮选举中,伍尔夫仅获600票,次轮投票也只增至615票。无奈,只得进行最后一轮投票。按规定,第三轮获简单多数者胜出,即,谁的得票多谁当选。此时,约希姆森和雷尼克宣布退选,只剩伍尔夫和高克进行角逐。最后,伍尔夫得票625票,战胜获494票的高克。
当天的选举从中午12时一直延续到晚上9时多,创了德国总统投票选举的最高纪录,会议主持人甚至不得不宣布,将原计划选举后进行的晚餐提前到第三轮投票的间歇进行。
对执政联盟的打击 联邦总统作为国家元首,虽然在德国是荣誉性和象征性的职务,但此次选举仍然有不同往常的政治影响。
伍尔夫今年51岁,律师出身,长期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以温和及善于协调而著称。70岁的高克因曾担任过处理原东德安全部档案的机构负责人,在现在的德国也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德国电视一台在一篇评论中说,高克毕竟属于历史性人物,而年轻的伍尔夫所关心的事务代表了未来,所以伍尔夫的中选对德国是一件好事。
但是,人们不能不注意到伍尔夫中选的深层原因,即党派政治的影响。克勒辞职后,默克尔迅速确定基民盟政治家伍尔夫为候选人,这个过程在很多人看来过于仓促,只是为确保默克尔自身的权力和本党利益。而社民党和绿党却出人意料地推选了无党派人士高克,在某种程度上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这一“奇招”在执政联盟中成功地打入了“楔子”。由于选举是无记名投票,按规定可以按投票人意愿“自由”进行。于是,这种“自由”演变成了对执政联盟,具体地说,就是对现总理默克尔的某种“清算”。执政联盟中的自民党,在选举前就有4人声称将不选伍尔夫,而选高克。从投票情况看,最多时,执政联盟的代表约有40人之多没有投伍尔夫的票。《明镜》周刊的一篇评论认为,这说明,默克尔对形势“完全错判”。
事实上,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去年秋天执政以来危机不断。先是因阿富汗战事“情报失误”导致前国防部长辞职,后来黑森州州长、基民盟副主席科赫宣布辞去所有党政职务。执政联盟在处理希腊债务危机和参与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上连连“失分”;在至关重要的北威州选举失利,失去联邦参议院多数地位。执政三党在经济政策上的争吵频频发生。多次民调显示,执政联盟的支持率现正处于去秋以来的最低谷。德国《世界报》选举当天发表对政治学家、默克尔传记作者格尔德?朗古特的专访,朗古特指出,伍尔夫的不顺利当选是在为默克尔的执政错误“受罚”,而且这预示着默克尔和执政伙伴自民党主席、副总理韦斯特韦勒的权威性将严重受损,政府的执政将更加困难。(人民网柏林6月30日电)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