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分析“6·28”地质灾害成因—— 关岭滑坡与水电站无关 灾害全国罕见 7月1日下午4点半,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国际滑坡委员会副主席殷跃平,在滑坡现场向媒体讲解关岭“6·28”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成因。
“这场滑坡碎屑流距离非常大,在贵州历史上没有过记载,根据我们的计算测量,它的长度是1.5公里,高差是500米。”殷跃平说。
在滑坡现场,殷跃平详细向媒体描述了这次滑坡的全过程:“我们现在在滑坡现场,这个滑坡咋看上去很怪,因为只能看到前缘,看不到后端,为什么没有看到后端,是因为它转了一个弯,呈90度。”
殷跃平说,根据昨天的航空遥感影像可以看出,这个滑坡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后缘,也就是1200米高的地方启动以后,方向往东边滑动,然后撞在永窝组一个突起的小山包上,发生偏转,由滑坡转成碎屑流,碎屑流下来后就铲动了原来坡地的堆积体,形成了目前的现场情形。
昨日,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杨胜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分析,事发地段地理结构特殊,山顶岩石坚固,缝隙多且容易吸水,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压力突然增大,便与底部松软的泥岩部分裂开,泥土迅速挟裹着石头,形成高速远程碎屑流,朝山沟一倾而下。
排除“电站诱因” 针对外界对于“水电站诱因”的猜疑,殷跃平表示,可以排除水库诱发的推论。
“在山区,我们一般都认为滑坡与水电站的建设有关。但是到了实地勘测以后,我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殷跃平从科学的角度向媒体进行了解释。
第一,滑坡启动的地方比较高,大概是1200米。整个滑坡的高差是1200-1400米,相对高差有200-300米,形成碎屑流以后,在794米的地方堆积。水库正常的蓄水位是740-750米,和滑坡发生的地方高差500-600的差距,和碎屑流堆积区也有几十米的差距。
第二,如果是水库诱发的滑坡,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实例,乌江渡水电站、三峡库区等都有。我们把水库诱发的滑坡形象地称为——跨线滑坡,也就是说,滑坡的起始在水位线以上,滑坡的终点在水位线以下,很显然,这次的滑坡的起点远远高出水位线,终点也在水位线以上,所以可以排除水库诱发的推论。
“灾难发生与水电站无关”。杨胜元的观点与殷跃平不约而同。“此次山体滑坡,与人类活动无关!”杨胜元率队到现场勘察,发现附近没有开采过的煤矿,也没有切坡的存在,这就排除了山体滑坡的人为因素。
防范难度很大 殷跃平说,应重视和加强对高速远程滑坡的调查与防范。
殷跃平认为,在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主要是采取房前屋后群测群防的模式,可是类似于关岭的这次山体滑坡,已经远远超出村民的视线,从识别和预防的角度来说, 防范难度很大。
杨胜元也认为,这种情况在我省历史上没有记载,而且周围被林木所掩盖,地质隐患不容易被发现,加之事发突然,村民们根本猝不及防。
殷跃平建议,这些地区的村民建房,应选择远离沟口、地势较高的位置,避开流通区,才能相对安全。
另据了解,目前有关方面已组织48位专家对当地的地质状况进行拉网式勘察。
马克俭院士勘察现场 杨胜元说,滑坡左侧山腰上,存在与滑坡地段相似的地质结构,为避免灾难再次发生,山脚下的村民最好搬迁。而受灾现场,泥土疏松,安全隐患大,一旦降雨,将给救援人员带来很大的威胁。
杨胜元介绍,目前监测院已派出24名工作人员,会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周围65平方公里的地面进行勘察,并逐一入户调查。届时,他们将作出调查报告,对于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的地方,建议地方政府组织村民搬迁。
长约1.5公里的受灾现场,尽是泥土和石头,一旦降雨,会给救援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下一步应该怎么样组织救援?昨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省空间结构专家马克俭应邀前往考察,并将为当地政府的救援行动提供科学支持。
(责任编辑:new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