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至抚州的高速公路上,第一眼看见那些被洪水淹没的村庄,的确让我有种震撼的感觉。混浊的水面连成一片,昔日高高挺拔的绿树,只剩下树梢在水中摇晃,远处村庄楼房,半截没入水中,低矮的平房,则仅能露出一角屋顶。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生活在里面的人,怎么样了?
在一场灾难面前,我始终觉得受灾的人应该是我们报道和关注的主角,而不是救援人员,更不是指挥救援的领导。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访了仍被洪水围困的村庄和集镇。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的灾民,即便有救援人员营救,而且家里的房子也已被淹到二、三层甚至是房顶,但他们仍然不愿意离开。有的灾民就表示,能冲的都被冲走了,剩下的不管有没被淹,他们都舍不得放下,只想这样守着等洪水退去。
那些留守村民的从容,甚至让我感到意外。他们有的稳坐自家楼内,从容不迫,并不急于登船“上岸”,甚至有村民询问救援船只,可不可先把自家的牛运出去。倒是救援队员更加着急,四处大喊“还有谁要出去的”。
村民的过分“从容”,让救援人员很无奈,甚至有些窝火。一位救援队员抱怨说,“他们不走,万一出了问题,算谁的?”。
在一个外来者眼里,这些留守村民的举动的确有些难以理喻,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在这种天灾面前,受苦受难最深的还是普通的村民,村落被席卷了,农作物被冲毁了,家没有了,辛苦了大半年盼望着的收获都付诸东流,对于这些本就不富裕的老乡们来说,实在是不小的打击。
在连续一周的走访中,我发现,他们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洪水退后政府能给多少补偿,最终他们又能拿到多少?尽管很惦记,但他们也不敢报太大的希望。一位灾民说,“补多少,还不都是上面说了算!”因此,守住家园,对他们而言,就是日后生活的最大保障。(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