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为祖国边境筑起“心”的长城(图)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7月05日07:07
  图为2009年5月27日,杨林(前左二)冒着暴风雪到边境山口视察边防工作,看望边防部队官兵。新华社发次仁琼达摄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边巴次仁

  清晨,杨林拉开窗帘,又见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眼前,他一时竟怔住了。

  三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每天面对这壮丽景象。如今,援藏任务即将结束,他就要返回内地了,不知未来岁月中,这雪山将多少次地出现在梦中……

  而在西藏普兰县,无数百姓则把这位来自陕西的援藏县委书记深深记在了心里。三年间,杨林顽强坚守在这个环境复杂的特殊地区,以真情和果敢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为祖国西南边境筑起了一道“心”的长城。

  走进普兰,记者听到了这样一组可歌可泣的故事……

  英雄有泪

  2008年4月下旬的一天,一小股境外不法分子带着武器,向普兰县边境的丁嘎山口逼进,企图寻衅滋事。

  得到消息,杨林立刻与公安边防部队协调,启动应急方案,带队赶往山口。临行前,他给家人和朋友发了“告别短信”。他后来告诉记者:“当时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真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同行的同志只见杨书记双唇紧闭,面色严峻,却不知道,此时,他正把眼泪咽进肚子里。陕西家里刚刚给杨林打来电话:祖母病逝。夜晚,对着月光下的雪山,杨林泪流满面,心中默念:“奶奶,孙子不孝,不能赶回去给你老人家送终了。我实在离不开啊!”

  经多方努力,不法分子那次进犯企图被瓦解在境外。但那段时间,杨林没有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成天奔波于边防哨卡,常常枕戈待旦。

  普兰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个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南端,边境线长数百公里。阿里唯一的出入境口岸就在普兰境内,这里还有不少直通境外的山口,历来是不法分子所看重的非法越境通道,而守土固边就成了普兰县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平日里,杨林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紧密配合我边防部队,广泛组织和发动农牧民,保家卫国。关键时期,他带领县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昼夜坚守在海拔47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带,睡帐篷,烧羊粪,点蜡烛,顶风冒雪,一住就是一个月。

  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像杨林这样的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形成的坚强柱石,祖国西南大门方能安定、坚固。

  赤子之心

  “民心的长城才是边境上最牢固的防线。”这是杨林援藏的最大体会,“只有认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给百姓带来实惠,让老百姓打心眼里拥护党、热爱祖国,达赖集团的分裂阴谋才没有可乘之机。”

  三年间,他以一颗赤子之心赢得了普兰各族群众的心。

  2007年上任伊始,他首先着手对普兰县情深入调研。喜马拉雅山区道路崎岖难行,不少地方只能骑马。有一次,他得知霍尔乡巴青沟作业组道路不通,群众出行困难,就骑马进去了解情况。平生头一遭骑马,他的表现实在不太“英雄”,一天里从马背上摔下来好几次,脸上、胳膊上、腿上到处是伤。

  爬冰卧雪,饿了吃糌粑,渴了喝雪水,困了睡帐篷,杨林饱尝艰辛。最难熬的是强烈的高原反应。由于缺氧,他常常睡到半夜就被憋醒,睡不着,索性点起蜡烛,拿出笔记本分析情况。

  通过调研,杨林了解到,普兰县资源丰富,有闻名于世的“神山圣湖”、千年古寺科迦寺,还有边贸市场,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一直缓慢。他决心改变普兰的落后面貌,集中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旅游兴县、边贸活县、城镇靓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思路。

  他带头到自治区和内地跑项目。有一次从拉萨返回,途经海拔5700米的旦巴拉山口,高原反应袭来,他鼻血流个不停,几乎休克。随行工作人员劝他返回拉萨治病,可他坚决不同意:“要尽快赶回县上,把工作部署下去,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好,一定要争取到这个项目。”

  就是凭借这种分秒必争、雷厉风行的精神,普兰县基础建设水平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快速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文成公主”

  今年45岁的杨林身材瘦削,神情温和,初看去不像直面艰险的硬汉,却仿佛一个文弱书生。有趣的是,这位名副其实的陕西关中汉子常以“文成公主”自比。

  “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从长安一路西行,远赴吐蕃,唐蕃、汉藏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今天,我们新一代三秦儿女踏上西藏,就是要和勤劳质朴的高原儿女一道,团结奋进,建设祖国边疆。”他常这样对普兰县陕西援藏干部说,“家和万事兴,民族团结是生命线,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战斗力。”

  以一颗坚毅的心去工作,以一颗真诚的心交朋友———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杨林。

  为农牧民建设安居房,是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推行的最大民心工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杨林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精细和务实精神。

  在他的统筹下,普兰县没有简单地把工程承包给建筑队,而是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由公家从新疆等地买来高质量建材,交给农牧民自己去盖房。这样,百姓既建起了满意、放心的住宅,又最大限度压缩了中间环节的开支。

  据新华社拉萨7月4日电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