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古镇廿八都被誉“遗落大山深处的梦”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5日22:40
  中新网江山7月5日电 (记者 夏毅 见习记者 邵燕飞)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生活着的历史文化边镇,它就是作为军事地位而诞生的小镇——廿八都,作家汪浙成称它是“一个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梦”。

  当地旅游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于乌镇、西塘等江南小镇,目前廿八都以“清新婉约”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观光,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商业气息侵袭古镇,当地政府打起了“三张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千年古镇的原汁原味。

  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文化飞地”

  群山耸立间,很难让人将这个遗落在山谷中的小镇,与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一时的景象联结在一起。

  “这里四方关隘拱列,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小镇的老人告诉记者,原来这个由古代北方退役军人和各地商人组成的移民小世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廿八都兴起于驻军,兴盛于商业往来。居民来自四面八方,现在有141种姓氏,使用着13种方言。”

  记者看到,镇上古建筑风貌依旧。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及民国早期的民宅达44座,宫、殿、庙、祀、社等公共古建筑11处。作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廿八都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谢晋导演此前来到该镇曾感慨:“张艺谋如果到过廿八都,《菊豆》就绝对不会放到歙县去拍。”

  为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古镇,衢州江山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2008年4月29日,总投资达2亿元,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基本完成了“一口三线、七大节点和十三个陈列馆”以及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做好三篇“文章” 守护千年古镇

  目前,沉睡千年的古镇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古韵味文化悄然绽放,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都市人们的眼光。

  “我们把对古镇的保护放在首位,其次是作为旅游经济的开发,这样才能做到文化保护和旅游建设双赢。”作为景区的负责人,江山市风景旅游局党组成员何日行明确了古镇的发展定位。“重点要做好保护好建筑文物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以及传统功能的连续性这三篇"文章",让古镇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何日行认为,古镇日均游客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是最为合适的,这样能使文化遗产较好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反之就会对古镇的建筑和环境造成破坏。

  据了解,当地政府已对存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修缮保护,对重要历史建筑还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定期对建筑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和维修。“维修活动在专家指导下由专业的施工机构进行,尽可能减少对建筑文物的干预,保存建筑的真实性、整体性以及和环境的和谐性,防止可能出现的建设性破坏。” 何日行表示。

  “对于当地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充分给予尊重、保护,并且充分展示有古镇特色的建筑文化、移民、军事文化,以及地方方言、传统戏曲艺术等。”据介绍,古镇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尽量留住原住民,至今这里还保留着对山歌、跳民舞、跑旱船、闹花灯、剪花纸、牵木偶、踩高跷、滑石头等奇特的民间艺术。

  传承“和”文化根脉

  有人曾用“一十百千”来形容廿八都,即一条古道(仙霞古道)、十三种方言、百家姓、千年古镇。在姓氏、语言、建筑等方面显示出强烈的移民特征,虽然繁多但又统一,在这里,中国的“和”文化散发出浓郁的气息。

  让廿八都人最为自豪的是他们的语言,从古到今,他们在保留祖先语言的同时,用共同的“廿八都官话”进行交流。

  徜徉在廿八都这条集聚了浙、皖、闽、赣的明清古建筑群的老街上,不经意的一件物品能给你带来“历史”的味道。

  一边是商铺林立,一边是武场行营,作为军事地位而诞生的小镇,军事功能的痕迹在不经意间显现出来,但又融合在熙熙的小镇中;在这里,佛、道、儒三教合一,不得不让人感叹当地人的包容。

  为了保持古镇的和谐,不让过多的商业元素侵袭古镇,何日行表示,在保护古镇周边历史环境和景观上,会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特色和居住氛围,“绝对不在屋面、墙顶设置或采用霓虹灯等具有强烈视觉刺激性的现代手段作为广告招牌。”

  “如果说其他江南古镇是沉鱼落雁的风韵女子,那么廿八都就是清新婉约的少女。”在古镇驻足的游客不禁这样感叹。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