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热”进医院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7月06日05:41
  健康关键词:经常通风 避免贪凉 吃好睡好 科学预防

  7日小暑。小暑至,盛夏始。

  沈城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把儿童、孕产妇和一些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人纷纷“送”进医院。

  “吊瓶宝宝”挤爆儿科

  症状:发烧、咳嗽、腹泻

  在盛京医院儿科急诊的输液区,满眼都是挂着吊瓶的儿童和陪护家长。

  [医生这样说]盛京医院小儿急诊急救内科主任刘春峰介绍,连日来小儿日急诊量达1200人左右。

  小儿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出现得较为集中,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的患儿较多,病因多样,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因贪凉引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等。

  [预防]孩子在与人接触、吃东西时要讲究卫生,大人更需做好清洁,儿童少吃凉性食物。

  即将分娩孕妇挺难受

  症状:心慌、气短、血压不稳

  昨天上午,在医大四院产科门诊,怀孕8个月的准妈妈小霞一个劲儿地倒着气,医生一测血压,跟高血压患者没啥差别。

  [医生这样说]医大四院产科主任曹霞介绍,最近门诊里出现心慌、气短、血压升高或低血压症状的孕妇明显增多。由于准妈妈的新陈代谢旺盛,更易感到烦热。

  [预防]建议孕妇房间内适当使用空调、风扇等;多食用清淡食物,睡觉时应采用侧卧姿。

  月子妈妈“捂”中暑

  症状: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盛京医院急诊科日前接诊了一位由于“捂”得厉害,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月子妈妈。

  [医生这样说]曹霞介绍,即使是在炎夏,很多产妇仍被要求深居室内,紧闭门窗,身穿长衣长裤,结果引起产褥中暑。

  [预防]室内应该适当通风,产妇一旦出现体温升高、面色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甚至出痱子等情况,最好到医院治疗。

  慢性病人“热”上加霜

  症状:旧病复发、病情加重

  近几日,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复诊率增加。

  [医生这样说]盛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煜介绍,温度升高对慢性疾病患者影响明显,例如糖尿病人对体外环境变化感应较常人慢,一旦发病症状就会很重。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大多硬化,室内外温差大易使其发生意外。

  [预防]出门时最好避开10时-15时,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保证睡眠,或可咨询医生适当服药预防。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魏宇佳

  酷暑将至 养生有招

  [睡眠]高温季节在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晚睡早起,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防腹部着凉,伤及脾肾。中午适当补觉。忌在室外露宿。

  [运动]在清晨或傍晚适度运动,以散步、太极拳、体操、踢毽等为主。忌过度出汗。忌在石凳或露天木凳上休息。因为盛夏天气多变,雨水多,木头含水量相对高,表面看上去较干燥,实际在阳光下湿气外散,久坐易诱发痔疮、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饮食]以清淡,水分较高的食品为主,绿叶菜、冬瓜、丝瓜、苦瓜、芦笋等。脾胃差的人可用些莲子、芡实、薏米等以健运脾胃,适当服绿豆粥、小豆粥、莲子粥、茯苓粥、银耳大枣粥等。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