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吉林贸易商囤粮赌明年市场 养殖产业链或再混乱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07月06日09:45

  吉林贸易商“囤粮”隐患巨大 

  “4月份以来,国家在东北地区累计拍卖玉米超过500万吨,但真正进入市场流通的只有50万吨左右。”吉林双胞胎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说,由于前期气候因素导致今年播期推迟,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因此不惜成本把拍卖来的粮食压在手中,实际上就是在赌明年市场。

  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开始在东北地区不断拍卖玉米,意图平抑不断高涨的价格,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但记者日前在吉林省采访发现,目前国家的“拍卖粮”大部分被贸易商囤积居奇,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流通,市场粮价依然坚挺,加工企业、饲料和养殖行业压力仍在,继续下去将对以玉米为源头的一系列产业带来连锁影响。

  记者在中央储备粮农安直属库的拍卖清单上看到:4月份以来一直到6月初,国家拍卖的玉米大多数都被各贸易企业拍走了,有的企业甚至每周都参与竞拍,如沈阳天赢粮贸有限公司每周都拍走两三千吨,部分加工企业也有一定的量,其他类型企业微乎其微。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粮库目前共拍出玉米20万吨左右,多数都被贸易企业拍走了。

  业内人士认为,贸易商“变脸”参与竞拍,主要是巨额利润的驱使。吉林省正通牧业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张雪峰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国家拍卖玉米,吉林地区均价1632元/吨,加上出库费、升跌水补贴、运费等,运到他们企业相当于1750元/吨,企业目前收购价格1830元/吨,每吨差价80元左右。他举例说,如果把国家的粮拍出来,就近卖给大成集团,大成集团前期合同价1880元/吨,平均每吨玉米的差价就超过100元,1万吨粮一倒手就是100多万的利润“我们不愿做倒粮的事情,拍出来的1000吨玉米都自己用了。”他说“但确实听说不少企业在跟贸易商合作,贸易商借用饲料、养殖企业的名头竞拍,付给这些企业一定的报酬。”

  专家认为,倒粮牟利是贸易商的天性,无可厚非,但目前贸易商通过变通手段仍然可以参与竞拍,也就意味着他们完全有继续囤粮的操作空间,不排除部分贸易商仍在大量囤粮的可能性。

  冯吉龙认为,国家目前的调控仍然存在问题,到目前南方进口玉米已经超过100万吨,平均每吨比国内便宜200元左右,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如果国家在东北拍卖的玉米都能够真正进入市场流动,至少够南方销区用两月有余。他说“从目前形势分析,国内肉蛋价格低迷,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继续下去养殖业必然萎缩,然后饲料、生猪等价格再一轮大幅上涨,整个产业链条又一次陷入混乱。”

  专家认为,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当务之急是转变国储粮出库方式,变“拍卖”为“划指标”。正通牧业董事长时成义认为,拍卖的方式就是价高者得,市场自由度很大,即便国家有规定下面也有对策。他建议,下一步是否可以考虑通过下拨指标定向销售的方式,可以对吉林省的加工行业、饲料、养殖行业各自的需求量进行核算,既可以为企业省去很多拍卖中的困扰,也可以避免贸易商钻空子。

  冯吉龙建议,国家还应尽快利用各种渠道、手段对各市场主体进行有效引导,消除市场上“囤积居奇”心态,让已经拍卖的玉米在市场形成有效供给;同时,加大东北铁路抢运力度,可采取集中抢运的方式,让东北玉米尽快流入市场;最后,辅之以适当进口,缓和国内供应不足状况,但应适度适量,永远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