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级记者伏桂明 见习记者贺昊岚/文 王林/摄
核心提示
沈城每天都有二三十万私家车露宿街头。
为缓解“停车难”,相关部门积极施划,在不影响行人和机动车通行的路段“挤”出停车泊位,并对市民免费开放。
这么一项百姓拥戴的民心工程现在却掺和进来一些不和谐因素……
7月6日,本报记者采访中就遇到了3件咄咄怪事——
一怪:没划车位,有人收费
现象——市民唐先生日前遇到一种“最牛收费”,还没划停车位呢,也有人收费。
最近一段时间,本报编辑部常接到读者投诉,反映部分刚刚划出没几天的停车位,已有人进行收费,费用两三元不等。“在岐山一小附近的嘉陵江街上,从上周四开始,就有一伙收停车费的。”据唐先生介绍,这收费者穿的是便装,没出示有效证件。
据介绍,新近施划或者正施划的停车位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研究收费之事。在马路上硬收费虽然很霸道,但收费的男子见唐先生就是分文不给,可能也觉得理亏,悄然走开。但,很多停车的车主交了这笔不明不白的停车费。
二怪:小区划圈,车位出租
现象——市民张女士反映,有人自己在地上圈起“私人停车位”,搞起对外出租。
张女士是皇姑区巴山路某小区业主。半个月前,该小区物业公司在小区门口划出9个停车位,还装上地锁。该公司想利用这些车位进行牟利,有人想停车每月要交80元。物业公司解释说,(停车位)已办批件。但没有人看到所谓的批件。交警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已责令这家物业公司拆除地锁,清除车位线。
据介绍,小区门口属公共用地,任何单位及个人都无权私自占有并经营收费。像这个物业公司的做法并不少见,部分小区甚至个别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私划停车位的行为。
三怪:马路封堵,自成一家
现象——市民秦先生工作单位前的马路(北站二路)两端被安上门,变成停车场。
据记者现场察看,这个“停车场”情形确实跟秦先生说的相差无几。在“停车场”门前还残留着白色的斑马线,证明着自己的身份。它连接着两条马路:西边是迎宾街,东边是友好街。两边都安上了大门和拦车杆。一名斜挎着黑色小包的男子说,想进去就要交3元停车费。
光达大厦内的业主告诉记者,在更早的时候,北站二路就被人封堵变成停车场,进行有偿停车,后来遭到楼内业主的集体反对而被迫停止营业。可在两个月前,这个停车场“死灰复燃”,再次“开业”。据说,此时停车场的经营者已经换了。
咦?小区门口何时有了收费停车位?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