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温:工地建筑工最想冰镇啤酒
燕赵都市报邢台电(记者卢玉辉)7月6日,邢台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当日下午,邢台市区及部分县(市)最高温度将达到40℃以上。记者走进建筑工地体验体验农民工生活。
7月6日一大早,天空中万里无云,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偶尔的微微阵风还有些许凉意。上午十时,记者走进位于邢台市泉南大街的一处建筑工地,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人正在工地上干活。一位年纪较大的工人告诉记者,由于这两天的温度太高,干活的时间也提前了,但是即便是这样有几个年轻的工人因为怕热已经提前回家了。
十一点的阳光开始爆发出威力,晒在裸露的皮肤上微微发疼,没几分钟的时间记者身上已经出汗。来自广宗的小刘穿着一件长袖正在挖土,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时不时抹一把脸上的汗。“穿长袖不热吗?”“热,但总比晒着强,不少人胳膊上都脱过皮,毛巾的好处是既能擦汗,用凉水洗一下顶在头上还可以降温。”小刘说。
在离他们工棚不远处有一个水龙头,成了工人降温避暑的必备,每个一段时间就有工人去喝上一肚子凉水,接着继续干活。十一点半左右,干活的几个人开始离开工地。小刘说大家找个小店吃点饭,最主要的是喝一瓶冰镇啤酒,才是必需的。
建筑工人挥汗如雨 高热补贴尚难兑现
燕赵都市网驻沧州记者 张汇 文/图
进入7月以来,热浪频频袭击河北大地,40度的极值气温,让户外劳动者备受煎熬。而在沧州的各个建筑工地,工人们在几乎没有防暑设施的条件下坚持劳作,劳动强度未因酷热而有缩减。这些烈日下的劳动者是否能够获得“高温权益”?还有待各职能部门联动。
热浪烤掉了一层皮
7月6日11时20几分左右,沧州室外温度达到接近40度高温。在时代家园住宅小区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在炙烤中中,挥汗如雨。已接近正午,工人们却没有停工的迹象。咄咄逼人的热浪翻滚而来,没有任何遮挡物,工人们就暴露在白花花的阳光下。一顶安全帽,加一条搭在脖子上的湿毛巾就是他们全部的防暑设备,几乎人人都穿着长衣长裤,上身湿透,领口、腋下的衣服上印着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太阳太毒了,短衣衫能把人的皮肤烫坏。”刚刚参加工作的19岁小伙小胡没有经验,前两天,他光着膀子涂外墙涂料,一上午时间就把黝黑的肩膀和后背烤得通红,后背上陆续起了大泡、脱下一层皮,一蹭就火辣辣了地疼。他不得不学着工友,穿上长衫长裤,防止再次晒伤。工地上的几个水龙头成了聚集地,工人们实在燥热难耐时,会到这里喝一通凉水,冲一冲脊背。
在沧州市区的几个大型工地,一位工人抱怨说,这几天出奇地干热,但工地还是像以往一样,早上八点上班,中午工作到12点,下午1点开工,工作到晚上六点。一天下来,全身上下黑里透红,整个人像在蒸笼里,好像每个细胞都散着热气,每天到了后半夜,他的身体才感觉正常起来,但新一天的煎熬,又随着太阳的升起开始了。
工友中暑的几乎每天都有,除非真的坚持不住,他们一般不会请假。常年辛苦的劳动,让这些大部分是农民出身的工人,对酷热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多了一些忍耐,“咱还不是为了那几十块钱的工钱?”工人们的工资大多从50至100元不等。“我媳妇每天清早煮一大锅绿豆汤,卖点藿香正气水喝了,要不顶不住啊。”
“工地免费供绿豆汤,每人两支藿香正气水”
每天不低于8小时的工作时间、连日的高温炙烤挑战着这些建筑工人的生理极限。考虑到天气的情况,有些工地开始实行错时劳动。在沧州建安集团承包地一处工地上,一个包工头告诉记者,这一周,他们已将一天的工作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11时至14时尽量不让工人们劳动。这个工地上的工人上午七点至十一点工作,下午的工作时间为两点到七点。工地上为工人们提供免费的绿豆汤,每人发放两只藿香正气水。工人说,这种待遇在建筑队里算好的了,大部分工地什么都没有。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高温补贴时,几个工人并不知晓,其中一个漠然一笑:“我们只盼工资能按时兑现就好,哪敢想什么高温补贴?工头肯定是能省就省。”
该工地的一位包工头说,高温补贴的说法他是知道的,但具体的怎么不贴,他并不知道,也没有相关部门要求他们这样做。这笔钱到底谁来出?工程总预算中没有包括这一项,总承包商不会出,各级分承包商更是不可能主动拿钱。顶多是给工人发点茶叶和白糖,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福利了。
河北尚无“高温补偿”政策
河北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王亚之说,高温季节,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其体能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肯定要大于平时,能发放补贴当然好,但目前高温补贴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做支撑,因此,劳动者是否能够获得高温补贴,最关键的还是要看雇主的道德。
河北省社会与劳动保障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全省尚未出台有关高温补贴的相关规定。全国也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可供遵照。但若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需要充分调研。比如,首先要确定需要补贴的人群,若发给所有劳动者,显然不合理,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企业均发放一定的防暑降温费,但越是高温炙烤下的农民工、清洁工等群体防暑福利越低。因此高温补贴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社会公平。补贴的额度也需要制定标准。此外,北方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何限定高温补贴的时段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她表示,我省“高温补贴”政策能否出台,还需要省政府以及劳动保障部门与多部门联动。
同时,省社会劳动保障厅的负责人说,在高温天气期间,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沧州通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富德认为,近几年,石家庄和我省的部分地区连连成为全国最热的地区之一,极端高温天气正在成为我省连发的一种灾害天气,也是影响劳动者工作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高温权益,应该得到保障。高温补贴并非无法可依,2007年国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但这一通知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没有得到切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