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力图让成员国统一在欧盟旗帜下,对外发出统一的声音。(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欧洲议会一个重要委员会6日通过欧洲对外行动署设立方案。这意味着欧洲议会将于本周晚些时候正式表决,为成立这个欧洲联盟“外交部”清除最后障碍。
按欧盟官员说法,对外行动署有利于欧盟在国际事务上发出更强有力声音。但一些分析人士说,欧盟成员国、欧盟机构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外交部”能否如期发挥作用,有待观察。
开绿灯 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早已同意设立对外行动署,但这一方案在欧洲议会这一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遭遇阻碍。
一些议员要求给予对外行动署更多权力,前期讨论持续数月。欧盟委员会负责外交政策的副主席凯瑟琳·玛格丽特·阿什顿和成员国外长多次给这些议员做工作。
欧洲议会对外关系、安全与防务政策委员会6日表决对外行动署设立方案。结果稍稍出乎意料:委员会全体成员,包括保守派、社会党和自由派议员,全部赞成。 按议程,欧洲议会定于7日开始最后辩论,8日召开736名议员全体会议、投票表决,预计将正式“放行”这份方案。
参与对外行动署谈判过程的外交官告诉德新社记者,他们希望这一欧盟“外交部”能在12月1日前开始运转,以庆祝《里斯本条约》生效一周年。
《里斯本条约》旨在保障欧盟有效运转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去年12月1日生效。根据条约,成员国承诺设立对外行动署,以执行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发声筒 按路透社说法,对外行动署旨在促进欧盟各成员国“更紧密”协调外交政策、达成共识,让欧盟发出更响亮声音。
欧盟强调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但多年来,成员国在外交上更多是各自为政,独自与其他国家“一对一”发展关系,只有在一些不太重要或自身有需求的议题上才寻求统一“欧盟立场”。 设立欧盟“外交部”由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提议。这名欧盟“外长”今年3月介绍这项提议时说:“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就能保护我们的利益;否则,其他人会替我们作决定。就是这么简单。”
根据方案,对外行动署员工数量大约6000人,其中大约4500人将派驻欧盟境外130多个欧盟大使馆。
按欧盟外交官的说法,对外行动署“集合人马”并实现正常运转需要几个月,而完全担当起欧盟“发声筒”可能需要几年。欧盟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尼克·威特尼说,这就像“大火慢烧”,“需要时间”。
待观察 威特尼认为,对外行动署“有潜力发挥非常大影响力”,有利于欧盟在世界“大片地区”发挥“真实影响力”,尤其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俄罗斯。
一些分析人士人说,对外行动署能发挥多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等大国如何与它打交道,以及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外交强国如何参与欧盟“外交部”。 威特尼说,一个重要观察指标是欧盟核心国家是否会派“最佳人选”出任对外行动署高级职位。这可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对外行动署官员任命阶段初见端倪。
德国贝特尔斯曼基金会研究员斯特凡妮·魏斯态度较为悲观。她认为,对外行动署并不意味着欧盟共同外交政策涌现新动力。欧盟成员国利益和欧盟机构的立场之间存在太多分歧,她只希望对外行动署能发挥“社会化的结构性作用”。
魏斯说,欧盟委员会公务员、欧盟理事会公务员和成员国外交官将在对外行动署同一屋檐下工作,他们应该“忠于谁、为谁服务”,如何消弭彼此在理念和策略上的分歧,从长远看,将影响欧盟“外交部”前景。
她说,一些疑问尚待解答,例如,对外行动署是否会以传统外交为重点,还是会寻求一种新型且更全面的外交方式,涵盖外交、发展和安全,考虑气候变化这类综合安全议题。(胡若愚)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