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方莉)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48分报道,质检总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十大农资、家电下乡产品质量违法典型案件。
今年以来质监部门以查办坑农害农违法案件为抓手,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以保证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家电下乡质量行活动。在今天发布会上质检总局执法司司长严冯敏公布了执法打假的五项举措。
第一是严惩违法案件狠抓大案要案,全国质检部门在春季农资打假中共查办农资质量违法案件6301起,在家电下乡专项打假工作中查办质量违法案件96起,其中涉及最多的是手机质量违法案件,有52起。第二项举措是利用12365质量服务热线畅通诉求渠道。第三,加强协作配合健全打假联动机制。第四,坚持贴近民生,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各地质监局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活动,免费为农民抽样检测农资质量。第五,开展明查暗访强化跟踪监督。
此外质检总局执法司副司长董乐群公布了春季打假和家电下乡质量行查获的十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江苏南京查获的不合格测土配方肥案,广西南宁查获的假冒硫酸假梅肥案,广西上狮县查获的劣质磷肥案,甘肃兰州查获的违法加工磷肥案,还有云南巧家县查获的劣质复混肥案,天津武清区查获的产品标识不合格化肥案,安徽马鞍山查获的无证生产农药案,江苏盐城查获的无证生产农药案,广东查获的伪劣电磁炉案,深圳查获的伪劣手机案。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