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印度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家人追忆其抗战往事(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08日14:40
  专访:把壮丽青春献给中国人民——“印度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家人的往事追忆
  这是柯棣华的资料照片。柯棣华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在河北唐县逝世。 新华社发

  新华网孟买7月8日电(记者 聂云)“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的哥哥柯棣华医生,一个国际主义战士,无私地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赞扬,也受到印度人民的敬仰。”被誉为“印度白求恩”的柯棣华大夫的两个妹妹马诺拉玛和瓦萨拉7日下午在印度孟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抗日战争期间,一个由5名印度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救助那些被战火蹂躏的中国军民。其中柯棣华,这位诊治了数千名中国军民的青年医生,献出了自己年仅32岁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印友谊的赞歌。

  “1937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后,一名在中国的美国记者告诉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中国处于危急之中,需要国际援助。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请求尼赫鲁提供紧急医疗援助,以帮助中国抗战,”今年83岁的瓦萨拉回忆说。 柯棣华共有兄妹8人,其中两个妹妹住在孟买。大妹妹马诺拉玛,今年89岁。她回忆说,当时28岁的柯棣华正准备去国外学医。当他得知印度国大党组建援华抗日医疗队的消息后,就毅然决定奔赴中国。“他想用自己在孟买大学所学的医学知识帮助中国抗日,帮助中国赢得正义。”

  1938年,柯棣华从孟买坐船,经过科伦坡和新加坡等地前往中国。在中国期间,柯棣华为了表明自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员,特意把自己的名字“科特尼斯”改成“柯棣华”,“华”代表中国。

  “他随印度医疗队抵达延安后,相继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接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八路军伤员不断增多。他全力展开救死扶伤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他总共做了800多次手术,成功地抢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瓦萨拉说。

  “由于前线的伤员越来越多,柯棣华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很快转赴前线进行战地救护。1941年,他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马诺拉玛说。 据瓦萨拉回忆,柯棣华在华期间,不时给家里写信,谈中国的战事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他在一封家信中说,八路军十分注重游击战,日本法西斯疲于奔命;八路军还注意保护民众,日本军队扑向村庄时,村民们在八路军的安排下早已安全转移。在另外一封家信中,他说很喜欢中国的地方戏。

  马诺拉玛说,印度援华抗日医疗队共有5人。在中国战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4人相继返回印度。然而,柯棣华拒绝撤离中国战场。他说,那么多伤员需要治疗,其中一些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不能离开中国。

  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32岁。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候,他时常为抢救伤员的生命而连续工作3天3夜。瓦萨拉眼里噙着泪花,拿出纪念相册,毛泽东为柯棣华去世写的挽词顿时映入眼帘:“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瓦萨拉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孟买时,都曾接见过柯棣华的家人。2006年11月,在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意抽出时间会见了柯棣华大夫的亲属。今年5月,瓦萨拉随印度总统帕蒂尔访华。 瓦萨拉表示,印中友好往来已有很长的历史,希望印中友谊常驻、世代相传。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