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加快能源丝绸之路建设 能源码头撬起大西北(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4日10:36
  以大关中为支点加快能源丝绸之路建设

  把大关中建成大西北的能源码头,最早只是西北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纸上的规划,直到“十一五”后,这项规划才逐渐有可能变成现实。

  进入“十一五”后,大关中具备了以前没有的三个有利条件,一是使大关中成为大西北能源码头的基础设施国家开始大规模兴建,并逐渐形成了空中电网送电、地上公路和铁路运煤、地下管道输气输油的多层次立体式能源产品外送通道,初步确定了大关中在西北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中以电网建设最为突出,尤其是西北750千伏输变电项目(注:西北不同国内其他地区,750千 伏 是 其 电 压 等 级 最 高 的 电 网 , 作 用 等 同 于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和国内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的开工建设,使得大西北能源的大量外送成为可能。在西北所有的能源中,煤炭占比最大,但是运输极为麻烦。自1993年以来,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满足率就呈持续下降趋势,2006年全国平均煤炭铁路运输满足率只有35%。遇到特殊天气,尤其是冬季冰雪天气,运输受到影响,煤炭运输就更加紧张,这往往导致中东部一些地区由于煤炭供应偏紧出现“电荒”现象。把煤变为电,通过电网输运就便捷多了。

  但是在2005年以前,由于国内还没有特高压电网,西北电力外送非常有限。自2005年后,我国特高压电网技术开始走到世界前列,在输送同样电力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损耗、减少占地,实现远距离输电且节能环保、效能高。比如,50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其经济输电距离一般为五六百公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其经济输电距离能达到两千公里左右,并能保证电能质量。这就为把西北大量富余的电力外送到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区提供了最重要的技术支持。

  2005年9月8日西北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开始营运,2009年1月6日,国内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输电项目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1000千伏试验示范工程试运行成功。此后,西北750千伏和国内特高压电网进入了快速建设时期。据国家电网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到2009年,750千伏电网已覆盖陕、甘、青、宁四省(区)。2010年,西北750千伏主网与新疆电网联网工程将于10月底建成投运。届时,我国将初步建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电网高速公路”———750千伏统一电网,西北的能源将可以用电能的方式在大关中通过750千伏电网连接华中、华东、华北的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进行远距离输送,大关中能源码头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十一五”期间大关中成为大西北能源码头具备的第二个有利条件,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和能源资源短缺再次出现了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山东为例,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2010年山东电网夏季高峰最大用电负荷为4350万千瓦,而山东电网实际可调机组容量仅为3942万千瓦,山东电力缺口很大。据估算,2010年,山东至少还需要引入外省电力200万千瓦,2012年需要引入1000万千瓦,2015年需要引入1600万千瓦,2020年需要引入3200万千瓦,这样才能保持全省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与山东一样,我国东部沿海多个地区同样面临着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的难题。据预测,世博会期间,上海电网最高负荷将达到2600万千瓦,需要从外部引进电力近850万千瓦,占上海全市用电的1/3。

  综观全国,目前只有西北的能源过剩得最多,据悉,国家发改委现已初步决定将尽快把西北的能源以电能方式通过750千伏和特高压电网输往山东、江苏、上海等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大关中能源码头的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大关中成为大西北能源码头的第三个有利条件是近年来中亚五国的石油经新疆输往中国内地的石油管道有一部分也走大关中通道。

  我国石油贮量极为有限,只有17.2亿吨。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扩张,我国需要大量的液体燃料,以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据国际能源署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将有80%依赖进口。而中亚五国石化能源贮量超过300亿吨油当量,中亚五国输往中国内地的石油管道对我国确保能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于中亚五国的石油经新疆输往中国内地的石油管道有一部分也走大关中,这就又进一步加强了大关中能源码头的地位。

  可以说,进入“十一五”以来,大关中由于难得的机遇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大西北能源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能源码头的设想已逐渐能变成现实。西北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中亚经新疆至大关中,在历史上原本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现在这条路正在渐渐成为一条“能源丝绸之路”,大关中完全可以像汉唐时期一样成为“能源丝绸之路”的支点,成为沟通中亚和中国内地的“能源码头”。他们相信,随着以大关中为支点的“能源丝绸之路”日趋繁荣,大关中一定能够再次带动大西北进入一个极为辉煌的发展时期。(毛海峰 连振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