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综述:德国老工业区调整结构破解失业难题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14日10:54
  新华网柏林7月13日电(胡小兵)以产煤和炼钢著名的德国鲁尔区在上世纪50年代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但60年代后期,在价格低廉的国际石油和钢铁产品冲击下,鲁尔区的采煤业和炼钢业被迫进行结构调整,大量煤钢工人转向第三产业,从而有效解决了失业难题。

  鲁尔区位于北威州中心地带,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据统计,1957年煤矿工人和炼钢工人总数分别为47万和30万。产业结构调整后,大量企业被迫关停并转,到目前煤矿工人和炼钢工人总数分别下降到3万和5.7万。与此同时,服务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70年的90万上升到如今的140万,而所有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则从130多万降到不足70万。

  为了解决好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问题,德国联邦和州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职业再培训。在政府扶持下,鲁尔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职业培训学院。通过培训矿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以便能够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其中,卫生健康行业如今发展成为鲁尔区吸纳就业人口大户,从业总人数多达28万。

  同时,北威州政府早在1968年就通过了鲁尔区相关发展纲要,重点建立休闲和运动场所。数十年中,许多新的经济中心和教育中心从中诞生。目前鲁尔区有6所大学和9所高等专科学院,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同时,德国还鼓励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对创办中小型企业采取扶持政策。另外还有30家科研中心和600家以技术为主的企业落户鲁尔区。吸引大型企业到鲁尔区安家落户,也是解决职工就业的有效手段。如欧宝汽车公司在鲁尔区设立分厂,现有职工4800人。

  除了政府投资外,鲁尔区还积极利用欧盟地区发展援助基金。从2000年至2006年,北威州获得欧盟约20亿欧元资金,其中大部分用于资助鲁尔区新建企业和企业发展。根据欧盟地区发展援助计划,北威州又得到欧盟13亿欧元资金,加上北威州政府和私人投资,总计25亿欧元。新的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增强新建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

  鲁尔区还特别重视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目前鲁尔区有旅游从业人员1.4万,年营业额12亿欧元;文化相关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5.2万人,影视、书刊和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鲁尔区经济结构成功转型,传统的煤炭和钢铁行业被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和旅游产业取代,医药、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但联邦劳工局的数据显示,鲁尔区目前失业率为11.8%,仍高于全德国8.6%的平均失业率。解决失业问题仍是鲁尔区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