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海峡两岸携手送光明”活动在黑龙江启动(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14日15:42

台湾爱盲协会向哈尔滨医大二院捐赠150枚人工晶体。(人民网记者袁泉 摄)

    人民网哈尔滨7月14日电(记者 袁泉)今天上午,台湾爱盲协会携带350枚人工晶体飞抵哈尔滨,该协会与哈尔滨医大二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为期一周的“海峡两岸携手送光明”爱盲助盲系列慈善活动同时启动。这些人工晶体将免费赠送给黑龙江省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

  启动仪式后,10名家庭贫困的白内障致盲患者接受了台湾爱盲协会随行医生进行的人工晶体移植手术,哈尔滨医大二院免除了10位患者包括术前检查、软式折叠人工晶体、粘弹剂、手术刀和药品在内的约4500元的全部手术费用。来自台湾的眼科专家将与哈尔滨医大二院的专家还将携手为黑龙江省各级医院的眼科医生进行技术培训讲座,并该院设立“白内障患友之家”。

  据介绍,白内障是眼科疾病致盲率第一的“杀手”,我国每年约有290万新发白内障患者。但是,由于目前单眼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就要3500至4000元的治疗费用,受经济条件影响,黑龙江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面临致盲危险。

  家住肇东的綦淑荣今年69岁,患有白内障已经十年。近两年,綦淑荣双眼基本完全失明了,她和老伴相依为命,吃饭、上厕所都得有老伴帮助。年初,老伴为了给她买眼药,走山路摔断了腿,生活从此陷入了困境。两个老人没有地,低保也仅够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没有能力治疗自己的眼病。此次“两岸携手送光明”活动让綦淑荣“看”到了希望,“希望自己复明以后,可以照顾自己、照顾老伴,回报老伴这么多年的付出。”

  台湾爱盲协会秘书长、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副院长、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副教授翁林仲将主刀手术。“和以往的植入的硬晶体不同,这个手术局部麻醉即可,不用缝针,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后患者就能看得到,一般术后第二天患者的视力就有明显提高。”翁林仲介绍说,此次台湾爱盲协会赠送的人工晶体是美国进口的可折叠软式晶体,可以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将浑浊的晶状体摘除,并通过一个2.75毫米的切口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来代替摘除的晶状体。

  台湾爱盲协会理事长严长庚说,本次“两岸携手送光明”活动将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阿城三地进行,分别捐赠150、150和50枚人工晶体。“这次来黑龙江的医生都是在眼科界从业20年以上的主任级医师,他们专门请了假,免费为黑龙江的患者主刀手术。我希望他们的善心义举可以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的关心,大家一起努力,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

  医疗技术交流作为两岸民间往来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促进两岸的科技、文化对接,加深理解和感情融合,医疗慈善事业更能扩大参与层面,使两岸医学界的交流往来成为常态。义诊活动结束后,哈尔滨医大二院将与台湾爱盲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继续眼角膜移植、眼底病治疗等系列医疗技术交流活动。

  哈尔滨医大二院院长张斌说,此次“两岸携手送光明”是黑龙江与台湾眼科界的首次大规模人才、学术和信息交流。“防盲治盲的理想让两岸医务工作者跨越了地域和历史的阻隔,实现了两岸技术、人文等方面的对接。此次台湾人民送来厚礼,更让我们感受到两岸心灵相通、感情相通、命运相通,希望能够借此良机推动两岸医疗技术交流合作向更广泛方向发展。”张斌说。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