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江西会昌为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创先争优”注入活力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15日15:50
  江西会昌积极采取“三项举措”,为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创先争优”注入活力。

  一是给岗位,让老党员、困难党员“创先争优”有平台。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势利导的原则,为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分类设立了治保调解、思想政治、环境卫生、科技致富、道德风尚、政策宣传、村务监督等岗位。村级党组织引导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自愿申报岗位,并将岗位申报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岗位”后,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一些老党员、困难党员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了自身人生价值,大大提高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如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政策的宣传贯彻中,一批在“政策宣传岗”的老党员身先士卒,在周围屋场、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党的为民富民政策,焕发了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活力。西江镇背坑村77岁的困难老党员何功宜,在“道德风尚岗”上几十年来如一日,细心照顾99岁的孤寡老邻居,为老百姓当好了孝敬老人的示范。今年7月,有54年党龄的见潭村“思想政治岗”老党员胡至海,自发参加青年党员义务维修公路,并深有感触地说:“组织没有要求我来,但我身体还硬朗”,在他的感召下,20多位农村青年也自愿加入了自愿队伍。由全县982名老党员组成的村级“监督队伍”切实履行职责,对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全面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违法乱纪的现象明显少了。

  二是给信心,让老党员、困难党员“创先争优”有底气。鼓励农村老党员协助党支部发现“苗子”、培养接班人,及时向党支部推荐政治素质高、“双带”能力强、有经济头脑、有实际工作能力、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优秀人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据了解,农村党支部中有50%以上的党员是老党员协助党支部发现和培养出来的,40%以上的村级后备干部是老党员提议推荐产生的。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困难党员进城看发展”活动,让农村困难党员感受新潮时尚,感受发展变化,增强“创先争优”的信心。今年“七一”前夕,该县通过组织开展“百名困难党员进城看发展”活动,全县19个乡镇的百名困难党员兴致勃勃地坐着大巴车来到了县城区,参观了文化广场、新会昌中学、体育中心、三馆一中心建设工地、工业园区等,其乐融融、欣喜无比。大家都放飞心情、感慨万千,“创先争优”意识悠然而生。

  三是给温暖,让老党员、困难党员“创先争优”有动力。自己脱贫致富,才能“创先争优”。为此,该县实施了农村困难党员创业贴息工程,引导农村困难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该县专门成立了农村困难党员创业金融扶持基金,由县委组织部和农村信用社联合运作,对创业困难党员实行贴息贷款。今年以来,通过县财政给一点、县级留存党费出一点、党员自愿捐一点的方式,共筹集到贴息资金45万元。贴息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形式是直接发放贴息资金。今年“七一”期间,该县举行了困难党员贴息贷款发放仪式,根据困难程度,给经乡村党组织层层筛选的18名困难党员,按每户1000-2000元标准发放贴息资金。第二种形式是困难党员待按时足额偿还贷款后,凭还款证明材料申请贴息,经审核无误后,再发放贴息资金。县乡两级建立了困难党员扶助金,每逢“七一”或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从各级困难党员扶助金中划拨资金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慰问标准每户300元,其中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走访慰问10户以上,每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分别走访走慰10-20户和5-10户。通过党内激励关爱帮扶,让每位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融入“创先争优”活动的劲头也更足了。(陈英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