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5日电 (芭芭拉·博伊斯)即使相隔了半个地球,但是我还是要向我远在新西兰的父母送上我最真诚的谢意。是他们让我开阔了眼界,体会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当我还是孩子时,他们带我参观了一届世博会,那时展出的米开朗琪罗的圣母悼子雕像至今还历历在目。现在站在宏伟的中国馆前面,不禁回想起当时幼小的我看到那巨大雕像时的情景。当我长大之后,在意大利满怀希望地再次看到那尊雕像时发现,它却比我想象中小了很多。而这次上海世博之行却给我带来超乎预料的好印象,没有遗憾和失望。
虽然初到上海是为了工作,但是这里还是让我为之一震。这次参观世博会好似一次非常特别的游园之行,因为我有幸能与上海人小贾以及新西兰中国旅行社的小李、小窦同行。正是这些新一代年轻人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中国,也正是这样一些年轻人,造就了眼前雄伟的中国馆。
5月1日开园日当天参观人数多达35万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我看来媒体一定只关注长龙般的队伍,可是我却惊讶于主办方是如何在这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在如此众多的人群中擦出友谊的火花。在等待进入中国馆的两个小时里,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品尝到了当地特色小吃,还一边拿着汉语快速入门手册一边学习新的中文词语。我吹口哨的表演也引来阵阵笑语。一个小男孩教了我些中文,我把一支印有新西兰字样的钢笔回赠给这位“小老师”作为礼物。与这些朋友的交谈让排队的时间不再漫长,很快就轮到我们在馆内尽情参观了。 大人和孩子们都在展馆中《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前合影留念,而孩子们那些摆放在走廊中色泽明亮又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品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里每个人都热情友好面带微笑,我想这就是人们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
上海世博会和我很多年前第一次参观的纽约世博会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但是现在我所能回想起的并不是那些望不到头的队伍。现在上海世博会有先进的订票系统,游客甚至可以在入园前在网上预订自己希望参观场馆的门票。那时的纽约世博会没有电脑辅助系统,但是现在,就像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样,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完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发现了我在孩童时期对圣母悼子塑像表现出的兴趣,进而培养了我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米开朗琪罗把一位五十多岁的母亲玛丽雕刻成了少女的模样。排在中国馆的浩浩荡荡的四万多人的队伍中,记者选择了我作为采访对象。当他问道我为什么要花如此长的时间排队参观中国馆时,我不假思索地说道因为我要在这个被称为“东方之冠”的建筑里寻找属于它的钻石。
这次时间有限,再三犹豫后我还是决定前往对我有致命吸引力的意大利馆。对比很多年前参加的纽约世博会,我意识到我和世界都不断变化着。意大利馆中那些名车、时装和卡纳雷托的名作并没有让我失望。我驻足于一个多媒体房间的角落,看到不断播放的切利尼杰的作品青铜雕像《斩梅杜萨的普修斯》的图片。这尊拥有将近五百年历史的青铜雕像和旁边用skype与父母视频联络的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想起第一次参观世博会,与这里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而我也梦想如果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参展国家真正合作无间发挥协同效应,真正做到像上海世博会的口号那样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美好城市和更美好的生活。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谐才是这座“东方之冠”真正亮点并被后人所铭记的原因。
(芭芭拉·博伊斯是新西兰中国旅行社的商业发展经理,该旅行社也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享有独家世博会售票权的官方机构。过去15年间芭芭拉多次因为业务关系来到中国。摘译:渠沛然、王聪)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