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策划与借力的有效结合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15日15:55
  新年伊始,本报《党建周刊》即推出一组重头报道——从1月5日到2月2日每周二连续刊发五篇“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系列述评”,全面、深入分析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小圈子”、“小兄弟”、“小家庭”、“小爱好”、“小格局”等现象,强调要从“小”处着手对领导干部进行管理监督,防止因“小”失“大”,酿成大错。

  这组述评策划精心,视角新颖,讲道理力求深入浅出,摆事实注重用案例、数据说话,再加上版面的精心编排,甫一推出就引起广泛关注,多家网站和媒体全程跟踪转载,社会反响热烈,收效良好。

  策划先行 谋篇布局意为先

  这组报道的由来,源于去年下半年中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意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如何既要配合好中央从严管理干部的决定精神,又能做出新意,是党建报道室一直思索的问题。大家将着重点放在了寻找可以转化为选题和可操作的关键词上。

  联想到去年中央领导同志李源潮、俞正声等都曾讲到“领导干部要远离"小兄弟"”、“干部要公道正派、不搞"小圈子"”这些比较引人注意的新观点,再加上去年11月19日本报刊发“仲祖文”的《领导干部要远离“小兄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受到启发——能不能从“小兄弟”、“小圈子”这几个“小”字出发,再总结提炼出几个“小”来,形成一组成体系的系列报道。经过党建室全体同志的多次“头脑风暴”和与部主任的沟通协商,大家的意见在碰撞中慢慢统一,“小家庭”、“小爱好”、“小格局”这些关键词纷纷跳了出来。最后,经过认真论证,选题的切分遵循了这样一个逻辑:以干部自身为圆心画一个圆,就是所谓的“小爱好”;再向外画一个圈,就是“小家庭”;以此类推,再向外,就是“小兄弟”和“小圈子”,而这个圆心就是领导干部的“小格局”。

  确立了这样一种结构布局,目的是要表达这样一层意思:领导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心中的格局不能小,要约束“小爱好”,管好“小家庭”,远离“小兄弟”,谨防“小圈子”。一个“圆心”、4个“圈”,就形成了当前领导干部在锤炼党性修养方面尤其应当注意的5个方面。对应于这5个方面的5篇报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从而也成为研究从严管理干部问题一种新的视角。

  恰当表达 述评结合显深度

  按照周刊要做研究性深度报道的要求,这种现象类的选题通常会采用“言论+通讯”的模式,而且为了充分发挥言论的引领作用,往往还要把言论做成头条。但在实际操作中党建室的同志发现,如果把言论单独做,通讯就很难独立成篇,很容易做成事实的罗列,缺乏观点和灵魂。于是他们调整思路,将言论与通讯合二为一,做成述评形式。

  通读这5篇述评,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很好地注意了分寸、把握了尺度,没有出现一棍子打死的武断和简单的批判。特别是注意区分了“圈子”和“小圈子”、“兄弟”与“小兄弟”,“爱好”与“小爱好”等关键词之间的不同,准确界定了这一系列述评所要批判的“小”字系列的外延和内涵,强化了报道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在分析问题时,这几篇述评都做到了“危害搞清楚、定性弄准确、剖析讲全面、建议给到位”的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则试图注意以常人眼光观察,不搞拔高、不搞抽象,从组织、家庭、个人、社会等多个维度来讲道理,也试图讲一些以前不大有人说过的话,最终期望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以1月12日刊登的第二篇述评《远离“小兄弟” 把好交友关》为例,文章在分析问题时的层次就非常清晰:“危害搞清楚”——文章在第一部分以文强、陈良宇等人为案例着重谈了领导干部结交“小兄弟”的危害;“定性弄准确”——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上的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与领导干部“交朋友”,看中的往往是他们手中的权力,而并非这些干部个人。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认哪些人做兄弟,绝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小节问题,而是关系党性党风的大问题,反映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行;“剖析讲全面”——文章指出,领导干部出现腐败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庸俗化选择,但“小兄弟”们的推波助澜、为虎作伥、投其所好、百般巴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领导干部腐败的蜕变;“建议给到位”——文章认为,领导干部远离“小兄弟”,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把好交友关,从自身做起,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端正交友动机,明确交友目的,择友以“德”为据、以“信”为基,交友需有度,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保持高度警惕,严把“社交圈”,更不能为了贪图享乐去“傍大款”。同时,从外部来说,还应进一步加强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大,加大对其社交圈的考察力度。

  概而言之,这组述评做到了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体现了较为明显的研究性专题报道的特色。

  善借外力 调查数据强支撑

  把“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这种现象类话题做成研究性专题报道,要做好并不容易,一旦把握不当,就很容易流于从现象到现象、从观点到观点、从道理到道理的俗套,尽发一些“空对空导弹”,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党建室的同志意识到,党建报道更要讲科学、重调查,要通过实证方法得出观点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高层关注、读者信服。

  为此,在专题启动之初,党建室主动联合《人民论坛》杂志社共同参与进来,借助他们在调查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发挥他们在实证研究方面的专业特长,精心设计出一整套调查问卷,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到包括网络调查和采访调查在内的网友、民意反馈,获取了8000多份真实有效的数据样本。

  在这五篇述评中,除了第三篇《管好“小家庭” 前移防腐线》一篇外,其他四篇都注重使用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以数字说话,以调查得来的公众意见增强述评的说服力。这样一来,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报道,发出的观点就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的放矢,报道就不是飘在天上、浮在空中,而是真正“落了地”、“生了根”,从而也会在读者心中“发了芽”。

  图文并茂 版面编排抢眼球

  有了好的内容,还要以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这五篇述评的版面编排来看,能够感觉到编辑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多心思,切实做到了让读者爱看、耐看。首先,注重使用图片。由于党建报道先天具有适用新闻图片少的劣势,编辑在每一期版面中都引入了漫画,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缺少新闻图片的不足,而且生动形象的漫画在表情达意方面还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效果。其次,注重使用图表。由于述评文章中多有调查数据,因此,编辑将其做成图表,既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又活跃了版面,可谓一举两得。

  总体而言,“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系列述评”是政文部党建室在新年之初一次成功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虽然这组报道无论从文字还是思想深度上,都有进一步打磨和探讨的空间,但这些细微的不足并不影响其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