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绵阳7月15日电 (记者 杨超 张登军)今天,上万名北川羌族同胞聚集在大禹故里禹里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公开祭拜等形式,纪念华夏先祖大禹的4137年诞辰。这也是“5.12”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北川羌族同胞首次自发举行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
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根据《新唐书》记载,唐代时石纽山下就建有禹王庙,当地羌族同胞认为六月六日是大禹诞辰,因此周边群众每年都要自发举行祭祀活动,到大禹庙朝圣,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5.12”特大地震中,北川受损严重。为确保灾后重建的推进,大禹祭祀一度搁浅。今年,在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团长杨华武的组织下,此次大型民间祭祀活动顺利举行。
昨晚,在禹里乡大禹纪念馆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来自北川各地的羌族同胞身着节日的盛装,唱起羌歌、跳起沙朗。
当天上午,在羌族释比的组织下,羌族同胞抬着猪、牛、羊和水果、五谷杂粮等祭品,白什乡的马马灯、板凳龙和马槽乡的唢呐锣鼓队、青片龙灯、墩墒乡的许家湾十二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与表演队伍经过重建后全新的街道一路展演,走向石纽山禹王庙。
“华夏圣祖,禹王帝君,已德化融,万代鼎敬……”上午10时,在鞭炮声中,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敬献祭品、诵读祭文后,各个展演队伍在不同区域表演。当地羌族民众纷纷在大禹塑像前叩首、敬香。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省大禹研究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和专家、学者向大禹塑像敬献花篮。
“这次的祭祀活动规模盛大,不仅集中展示了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北川群众在灾后重建,重建家园中的精神面貌。”北川禹羌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尧一三表示。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