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
林雄参加省委全会分组讨论畅谈广东传媒发展
让媒体生动活泼最为关键
现 场
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昨天下午,省委全会分组讨论提交审议的《纲要》以及全会决议,并对汪洋上午的大会讲话进行学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参加了第八组的讨论。
在林雄这位主管文化的领导面前,被分在该小组的省直单位同志以及来自梅州的地方官员都十分活跃。他们频频结合自己对《纲要》的修改意见,希望在接下来的文化强省建设中大干一场。
“文化强省”指的是“中文化”
林雄先谈到,本次全会提出的“文化强省”,其实用的是一个“中文化”的概念。既不同于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时把旅游、体育、教育、科技都包含进去的“大文化”概念,也不同于单纯由文化厅主管的“小文化”概念。这次提出的“中文化”,其实还涵盖了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部分内容,同时也把文化传播能力、社会公众的文化需要等都包括了进来。
对于纲要后面所附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十大工程》,林雄也做了一些介绍。他说,在“实施文化建设保障工程”里,专门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这一条,在未来五年内,全省要投入25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这显示了不小的决心。
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
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嘉对部长说,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广府、客家、潮汕等生态保护区,实际上梅州作为“中国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现在已经批下来了,这是全国第五个、广东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成功。同时他还希望,能够把类似在梅州建设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这类区域文化标志性场所,也列入纲要中所提到省里重点推进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关心的则是高校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为。他提出,能否在纲要中增加“鼓励高校和专业文化机构提升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的表述。隋广军说,学科建设是和平台联系在一起的,平台太低,引进人才就受很大限制。例如高校如果没有文化相关专业的博士点,高端人才来了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和助手,不妥。所以,他认为应该在“十大工程”中的“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添加这层意思。
商务部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柴海涛指出,纲要强调的是“广东文化走出去”,并没有提到“引进来”。既然广东文化最有特色的是解放思想,那么纲要应该在吸收国际国内包括全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方面做点文章,北京上海都有类似的举措。吸收来自其他区域的优秀文化,形成真正的兼收并蓄,对打造广东文化强省大有贡献。
广东首创“文化人口评估”
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提出,纲要应提出“外来工文化”加以关注。林雄应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要有盲点,特别是对外资企业。以往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更多是指内地企业,对外资的工厂管理等轻易不去碰,怕影响老板的积极性等。现在看来,我们的文化产品也应输入进外资企业当中去,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可以与外资企业互动。
林雄进一步指出,这次广东搞文化强省建设,更多侧重在全社会参与上,有些提法是全国首创的。比如在“十大工程”中提出,要“实施文化人口的评估统计制度”就是一大创举。林雄说在调研中发现,只要是广东籍的专家学者,没有人赞成广东是沙漠,对这块土地的文化有发自内心的自豪。“但要给人感觉是文化强省,应该是到你这里来感觉所有公民都有文化意识,”他举例说,“就像汪书记说的俄罗斯在最困难的时候人们都穿得干净整洁去歌剧院,他们生活水平可能不如中国,但文化修养比我们高得多。所以要不断增加广东人的文化消费,进而增加文化修养,这次在纲要里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
要让广东媒体生动活泼
与会一位代表提出了广东媒体导向的把握问题,这触动了林雄的思绪,他花费了相当时间来阐述目前广东的传媒业发展状况。
林雄认为广东媒体有生机活力、有影响力,特别是在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策划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我相信大家也不会愿意回去看过去那种格式的报纸,”林雄说,“媒体的改革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广东在这方面走在前面。”
他继续说,我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媒体管理方面也不能过于保守。“毕竟有一个我们怎么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阅读习惯的改变,我们如何转变管媒体的方式,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好的现成经验。李长春同志在今年3月份的讲话中,也提到对媒体应做到‘三善’:善待、善用、善管。既是善管,就不能管死了。”
林雄指出,对于舆论监督,我们要的是建设性的监督,而非破坏性的。虽然媒体的队伍很难管,但是让它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它生动活泼最关键,这和广东改革开放的土壤也是吻合的。“为了适应未来发展趋势,要鼓励它们跨地域、跨所有制、跨媒体、跨行业地发展。如果总说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什么时候才能有我们自己的CNN呢?”
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