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聆听延河,热泪为谁流?(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7月18日06:44

  从小雁塔边的校园,到宝塔山下的窑洞,记者的心穿越历史的峰峦,徜徉在一条32年光阴铺就的寻根之旅……

  在采访西安政治学院弘扬延安精神的日日夜夜,最令记者难忘的,是许多人在追忆和倾诉中流下的泪水。

  漫步在延河边,聆听河水吟唱,一首“信天游”从山梁土峁飘下:“泪蛋蛋是那心里的油,活着就让它往外流……”

  今天,他们热泪为谁流?

  为了“生命基因”中的高尚

  说起延安精神教学,党史教研室副教授钱均鹏,谈起这样一件让人心动的事——

  当年,她在家里备课,关起门来试讲。6岁的小女儿孙越霄在门外静静地听着、听着,突然嘤嘤哭起来,推开门,一头扑进妈妈怀里:“妈妈,你说的这个人是谁?他怎么那么好啊?”

  钱均鹏讲的这个人,名叫张思德。她讲的,是这名因烧炭而牺牲的警卫战士生前两个小小的细节:“一次送信,下起了大雨,怕雨水打湿信件,张思德把鞋脱下来,把信塞进鞋里,然后将两只鞋扣在一起,紧紧夹在腋下,光着脚跑了50里路。一次,延安缺粮,张思德吃饭假装吃饱了,悄悄离开战友们,去打开水……”

  “人们都说:童心,是童话塑造的。一个生活在衣食无忧年代的6岁孩子,容易理解童话中虚构的高尚、正义、爱心,怎么能够理解70多年前一名战士的真实生活?”

  回忆起这件事,钱均鹏似有所悟:“当我们用这些故事诠释一名战士对使命的践行、对战友的关爱,就不是在讲述一段简单的历史,而是在讲述跨越时空的美德!”

  “一个人要被感动,内心首先要有被感动的储备。”在钱均鹏看来,延安岁月的凡人小事,之所以直到今天依然震撼人心,就因为他们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呼唤声声应和,他们不可能像草叶上的露水,在时光的暴晒下被轻易地蒸发掉……

  因此,她和战友们把延安比作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家园,把这个家园里萌生的美德和高尚,比作我们这个党、这支军队永恒的“生命基因”。

  他们这样对学员说:“基因,决定本色!”

  为了一生做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名管钱管物的机关干部,你愿意离开自己的岗位,用9年时间过这样一种生活吗?

  ——告别70多岁的老母亲,远离都市,进入山沟,带领3名士兵搬石头、修山路,用手搓洗3000张床单、拆洗3000套被褥……

  张万斌做到了!这位学院延安教学基地原主任对记者说:“我愿意!”

  作为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你愿意在退休后本该安享天年的日子里,过这样一种生活吗?

  ——在秦岭深处的太白山麓包下300亩荒山,只身一人一呆就是4年,天天起早贪黑,日日荷锄而归,亲手栽植板栗、杜仲七八千棵……

  武文孝做到了!这位学院教务部原教务长对记者说:“我愿意!”

  两名男子汉,说出“我愿意”的时候,无不泰然而平静,讲起他们的选择背后的艰辛,无不泪光闪烁……

  谈起这些学院的“老人”,人们敬佩地说:“这些老同志,实践延安精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终生不渝,愈老弥坚!”

  当“59岁现象”令人侧目,当“裸官现象”为社会诟病,这些发生在学员们“身边的感动”在无声地提问——你也许能把《纪念白求恩》倒背如流,但是,你有没有勇气真的身体力行,一生做个“纯粹的人”?

  正因为这样,西安政治学院延安精神教学课,是课程体系中唯一一门不考试的课。院长齐三平、政委刘强这样解释:“学习实践延安精神,不在于怎么说、写什么。这门课的考试,需要学员用行动来书写,一生作答,瞑目方休!”

  为了“迎着前辈的目光”

  在“4·8”烈士墓前的一课,是每次延安现地教学的最后一课。

  课前,学员们亲手做花圈、扎白花。课后,学员们都要在烈士的墓碑前开个党小组会,跟烈士“说说心里话”,谈谈这些天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记者采访学员时,几乎每一名学员都说,这次党小组会,终身难忘,大家总是一边倾诉,一边流泪……

  现场,就是磁场。泪水背后,是深深的沉思——

  一名学员说起参观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窑洞的感受:“为了节约灯油,毛主席思考时,就把油灯的灯头拧小;挥笔写作时,再拧大一些。在这忽明忽暗的灯光下,诞生了多少震古烁今的雄文!现在看看我们的环境吧,宽敞明亮的教室,资料齐全的图书馆,功能强大的网络后盾。可我们不能不惭愧地承认:我们的观点并不精邃,我们的文笔并不精彩,我们写的文章内容还很八股……”

  一名学员谈到参观“抗大”旧址的感受:“抗大学员是民族解放战争的中流砥柱,斗争最顽强,牺牲最英勇。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说,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甚至说要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用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今天我们的军校学员,有没有这种让敌人望而生畏、闻之胆寒的本领,能不能让后人为我们骄傲?”

  点评这些感言,杨忠虎教授这样说:“同志们有了这样的感悟,就不会满足于在自己的经历中写下"到过延安"的记录,就不会在领袖们简陋的窑洞前留下一句"当年不易"的感叹便匆匆而去。同志们就会发现,延安是一部修身治国的教科书,它会激励新一代中国军人迎着前辈的目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了“还原历史的血肉”

  “头一天,部队进入安县茶坪乡,连夜给群众搭板房。第二天一早,老百姓在全乡收集了60个鸡蛋,为我们熬了一大锅汤,每个碗里只看得见一些蛋花,群众站在一边看着我们几百官兵喝下去。我当场就哭了……”

  谈起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这一幕,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学员、四川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李荣贵说:“端着这碗蛋汤,我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当年在延安听到的故事……”

  记者采访焦连三教授,谈到李荣贵的回忆,泪水冲开了老教授的话匣子——

  “我们的学员,毕业这么多年还记得延安。这说明,延安精神没有过时,越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和人民越是会呼唤延安精神。”

  “沙家店战役,彭老总率领4万部队打敌整编第三十六师。算一笔账,要28万斤公粮才能打这一仗。结果,佳县的老百姓送来一万多只羊,连毛驴都杀了。战士嗷嗷叫,原计划打7天,1天就大获全胜!”

  “这些羊,毛主席吃到没有?没有。沙家店战役结束后,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来到朱官寨见毛主席,毛主席特地请他吃了一顿高粱米饭。张俊贤听说主席平日只吃糠菜糊糊,端着饭碗当时就哭了……”

  “从毛主席这碗招待客人的高粱米饭里,老百姓看出啥?他们为啥对子弟兵这样好?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共产党、人民军队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过去战争打的是人心,现在建设靠的也是人心……”

  在焦连三教授看来,延安精神教学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还原了历史的血肉。他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传播延安精神,不能只让学员记住历史的结论,更要记住血肉丰满的史实。抽掉了历史的血肉,历史就成了没有生命的僵尸,结论就变成了干瘪苍白的"只有……才……"”

  为了“留住民族魂中华根”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一座重达40吨的巨型侵华日军碉堡,顶部挺立着一尊中国士兵持枪警戒的塑像。

  这座碉堡,是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学员樊建川的“抗战文物收藏”之一,从天津一路辗转,运到四川。

  樊建川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转业回到家乡宜宾市工作,5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科员干到常务副市长。当组织上准备提拔他当市长的时候,他果断辞掉了官职,决定办“抗战博物馆”。

  为什么?他说:“当年在学院上学,延安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诗:"只见公仆不见官"。再有,就是那些记载历史风霜的文物。文物是苦难与辉煌的见证。我应当像母校的教员们那样,为留住民族魂、中华根,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几十年来,为了收藏抗战文物,樊建川走遍大江南北,还花大价钱到英国、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收集文物,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7000平米的办公楼都卖了……

  说到这里,樊建川泪光盈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收藏的目的,就是写在博物馆大门上的四句话——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民族收藏传统。”

  如今,樊建川决定自己去世之后,将价值10多亿元的博物馆全部捐献给成都市政府,让自己的收藏成为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资产”。

  记者问:“你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文化人?”

  樊建川说:“都不是,我永远是一名军人!”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