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从官员到民间:国学经典进入微时代(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18日10:11
  让经典成为每日补充的维生素
  ◎核心提示

  国学热的兴起,已非一朝一夕。而这一热潮为我们贡献的话题也层出不穷,新奇迭出,从少儿读经班到汉服成人礼,从国学班的开设到孔子学院的建立,从于丹、易中天到论语保安、国学辣妹,从遍及海内的国学集体诵读,到国学小博客、京剧进课堂、旧史新说,可谓形形色色、热热闹闹,而声势不竭。

  对于如何普及国学,向来是引人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主张少儿读经,不少大师力挺国学融入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终究可控,但如何在学校以外,提高社会人群的国学素养,毕竟仍是一个难题,也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这里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作为国学热的一个分支,中医养生热因为少数巧舌如簧的“国医骗子”,而演变成为一场活吞泥鳅、大喝绿豆汤的闹剧,海内外哗然。究其根本,骗子之所以能广受追捧,无非是国学热情和国学知识没有得到良好引导与普及而在社会上产生的怪现象。

  热情有了,辨别力需要提高,辨别力如何提高?需要寻对门,走对路,需要好书的引导。

  作为文化普及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出版界顺应国学热,也曾出了不少国学经典系列丛书,学术用途的或者普及版的,林林总总不绝于耳。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就广受好评。从去年起,重庆出版社别出心裁,推出一种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国学经典系列丛书。

  可以装进口袋,每个月出一本,字数在两三万,可以用两个小时读完,内容以国学为主,涵盖古今中外———几个要素的集合,令一套本来仅作为干部素质教育读本的系列丛书火了起来。

  类似于每日服用的维生素营养片,便携、小巧而营养丰富,怪不得业界公认,这开辟了国学经典阅读的微时代,为国学的普及探索了一条新路。

  缘起:

  生产便携式文化维生素

  国学热起来之后,经典阅读也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但砖头似厚重的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常常在非专业研究者之前筑起了高门槛,真正具有普及精神的经典普及本,还比较少见。开本专门为随身携带、每日阅读设计的,更为少见。而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传统文化的,可称凤毛麟角。

  重庆出版社的《读点经典》系列,在这些方面都有所突破。形式上的创新,马上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市场热销:历数1—7辑《读点经典》发行的一年多时间里,印数与销量倍增———第一辑的《读点经典》第一次印刷了2万册、第二次加印2万册;第三辑《读点经典》第一次印刷4万册;到了第七辑《读点经典》,第一次印刷就是30万册。据统计,截止至上月,该丛书销量达到800万。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是《读点经典》丛书的主编。他向记者介绍了本系列丛书的选编 缘起:丛书选编之初,市委书记薄熙来就将选编内容定位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品”,指明需小开本,每辑不足百页,有经典语录、散文选萃,还有诗词撷英和楹联集锦。并明确指示要每月出一本,篇目、字数不用太多,一两万字即可,但必须是名篇佳作,而且让读者在两个小时内就能阅读理解。书稿基本定下了我国古典文学经典占全书大约六成,现当代中外经典作品占全书大约四成的格局。“我们倡导的是大国学概念,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国学是个活体,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热点的。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选辑。”丛书最初准备定名为《干部简明文化读本》,后来又考虑过《经典文萃》和《博雅文选》等名称,但都觉得不太平实,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撷选的内容和编辑意图。直到第1辑即将付梓时,才定名为《读点经典》。

  反响:

  官员读书热到民间阅读潮

  上行下效,《读点经典》热浪首先出现在重庆政界,而后渐渐往许多省市蔓延。

  郑州读者姚待献是《读点经典》的忠实粉丝,几乎每期必读。“既是经典,一定是耐咀嚼的,不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家里床头上、办公室案头上、公文包里。他说,自己在节假日闲暇时间、工作之余、出差途中,都时不时拿出来翻读。

  阅读了10余期,姚待献坦言收获颇丰,“《读点经典》荟萃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通过经典语录、散文选粹、诗词撷英、楹联集锦等板块,突出了励志、和谐、民生、为政、修养、勤学、艺术、智慧等主题,这些都能让我们"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

  一位官员坦言,我们之所以要读点经典,并不是为了写文章或作报告之时,动不动就吊吊书袋,背两句名言警句,装装门面,唬唬别人。我们读经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让我们稍嫌简单的头脑,逐渐丰富起来,让我们不甚开阔的思维,稍许辩证一些,从而让我们的决策,我们的行动,多几分理智,添些许成熟。这不但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大有裨益,而且,对那些担负着领导职责的领导干部来说,更是惠及更大领域,造福更多百姓的好事。

  这种突然造就的经典阅读热,渐渐在民间也获得了回应。

  在新西兰攻读声乐硕士的女孩王荇荇,又要准备出国返校了。和往常一样,母亲在她的行李箱里塞进了几册《读点经典》。

  王荇荇非常乐意收获此类礼物。“自从上大学后,语文课就和我绝缘了,接触最多的是日本漫画和韩剧之类的快餐文化。”王荇荇说,在异国他乡,能读到优秀的中文书籍并不容易。去年3月,她在新西兰出演了著名歌剧《西贡小姐》的女主角,排练过程很辛劳,在背台词的间隙,她读起了母亲送的第一册《读点经典》,“当时就立即找到久违的感觉。读这些经典名篇,心中有感动,也有新的认识。”自此,每次演出的间隙,王荇荇都要拿出一本《读点经典》。她的习惯也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在空隙时候,不再只通过互联网了解东西,要么看经典,要么和朋友聊经典故事。“出国六年,已取得新西兰国籍,但从未有这样以祖国优秀而底蕴深厚的文化为傲过。”

  在电话那头,和记者聊起《读点经典》的收获,王荇荇有说不完的话:心情不好时,读一段《岳阳楼记》,就会豁然开朗……“经典名篇是不随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改变而褪色,反而,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更熠熠生辉。”王荇荇说,已离不开这样的感觉:散发油墨香味的小书,清新的文章,隽永的文字,慢慢流淌在心里。

  《读点经典》编写组负责人,吴立平正在准备第17辑《读点经典》的出版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从这一期开始,将同时发行有声版。“书里的经典名篇,都是邀请知名的艺术家诵读的。”他说,这是应读者要求进行的改革。“每一期出版后,我们都收到几个读者反馈。”编辑徐飞说,《读点经典》内容上也一直在变化,最初古代经典占了八成,而现在有六成是古代,15%左右为现代文学,还有15%的外国经典。

  趋势:

  经典阅读的活化和微化

  出版界人士认为,跳出《读点经典》本身,来解析口袋本经典重编广受好评这一阅读现象和文化现象,至少可以得出经典阅读正在走向微型化这一结论。

  《读点经典》是典型的口袋书,但与市面流行的口袋书多为言情作品不同,《读点经典》收录的内容可谓囊集了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的著作精华,对于无力从浩浩书海中撷取核心内容的读者来说,这种微阅读形式走的是捷径,虽然丢失了一些不断探寻、比照的乐趣,却也省去了不少兜兜转转不得要领的艰辛。那些经典名著累加在一起,即便穷尽一个人一生所有精力,到白发皓首之时,也未必能研读完十之一二,《读点经典》可以起到一些“窗口”之效。

  在图书产品越做越厚、越做越豪华的时候,《读点经典》是反其道而行的,朴素的装帧,厚实的内容,便利的携带,使得阅读变成一种随身行为,翻书和看手机短信一样容易。这就是微阅读的魅力所在。

  诗人韩浩月说,当微阅读这轮热潮由读者波及到作家那里的时候,一轮新的写作革命将掀起。当人们的阅读观念发生颠覆性变化的时候,经典名著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读者,出现在电子书上也好,被精编成《读点经典》这样的微型书也好,人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经典,经典同样需要人们的阅读才能够得以传承,只要人们与图书这种心灵上的关联不消失,阅读载体和形式的变化并不重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则肯定了“《读点经典》热”其实揭示了社会对经典普及新样式的渴求,他认为重庆出版社的这套《读点经典》丛书正是面对当下经典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极有价值的回应。它是将经典活化的最为直接的努力。它虽然是“小书”却有“大格局”,虽然篇幅不大,却不是文化快餐。它的特点一是将经典通过不大的篇幅,每月一册的连续性的出版策略,让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来直接接触经典。二是通过精心的编排和注释让经典得以真正容易让当代人所接受和理解。无论是格言、警句、对联还是散文、诗词、随笔,都能够切实地介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容易进入经典的世界。

  其实,经典的概念不仅仅是我们常常容易局限在其中的“国学”而已,而是中西古今一切值得读,有意思,能传承的文化经典。每天用二十分钟精读几页,经过一段时间,我们自己就会和过去大有不同。这些经过考验的名篇名句和基本的知识都会让我们向上提升,让我们体验生命的丰富和宽广。让我们不会仅仅在眼皮底下的那一点小事中沉浸,而是有更丰富和完整的人生。

  经典阅读滋润心灵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漂浮在人生表面的五颜六色的文化的“万花筒”常常会让经典难以在我们面前呈现。我们常常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后就难以在生活中接触和品味经典,难以有机会感受经典的魅力了。当下的人生的忙碌和凌乱也让我们找不到机会从经典中体验和感受更多的东西。我们往往容易随波逐流,被潮流和时尚所裹挟而失掉了判断能力。可以说,我们接触经典的可能在今天并不少,但我们真正接触经典的机会并不多。而缺少真正的经典阅读会使我们的人生“空心化”。让我们在物质和欲望中失掉人生的主心骨,失掉对于事物的基本的判断力和基本价值的持守。今天人们可以说都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读点经典好

  陆彩鸣(光明日报编委)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国民素质,涉及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现在,快餐文化、浅阅读受到热捧,环顾左右,一些人也在读书,但读的大多是家庭理财、医药保健、为人处事、职场升迁、实用技术之类的书籍,在他们看来,读这些书“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埋下头来捧读经典书籍的人实在不多。这样的读书,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但与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在我看来,那些流传至今的古代圣贤语录、诗词佳作、散文精粹是经典,那些近代以来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名篇佳作,也是经典。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方志敏的《清贫》、陶铸的《松树的品格》,等等,不都是脍炙人口、广为诵读的经典之作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倡国人多读点经典,理当成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晚会,倘能长期坚持下去,对提升国民素质必定大有裨益。

  链接

  犹太人“教子三宝”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32%的得奖者是犹太人。犹太人为何如此聪明?应与其“教子三宝”有关。这“三宝”,一是熟读经典,二是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三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把熟读经典列为“三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培养孩子从小诵读乃至背诵经典的习惯,是犹太人世代不变的教育法则。他们认为,掌握了民族最高智慧的经典,就打牢了一生发展的坚实人文基础。

  有机构曾对某大学中文系的大二以上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是:对《红楼梦》的了解,70%是看的电视剧或电影,20%是看的教材介绍,只有10%读的原著。问他们为什么不读原著,回答几乎一样:了解故事梗概就可以了,与人吹牛的时候就只讲故事情节啊。

  读经典,除了最好读原著,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他们的特点是有一定现实经验,但缺少整块的时间。

  有个叫大卫·邓比的美国人,在取得相当成就后,于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后来,他写了本《伟大的书》———一本讲述如何读经典著作的书。

  阅读经典,于个人可以改变气质,于社会可以改善风气。行色匆匆的现代都市人,让我们共同充分利用好“三上三余”,读点经典,做一个古香古色的学习型员工吧:学习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即“马上、枕上、厕上”;借鉴董遇的“三余”读书法,即“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时之余也”。(记者王雨吟)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