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新疆新和县渭干乡帕合特勒克村的维吾尔族老人艾则孜·艾迪里斯来到他的“红色收藏室”,把一份新疆日报放到报架上后,又端详了一会儿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然后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新和县委、县政府日前举行仪式,为这个新疆首家农民“红色收藏室”揭牌,并将之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艾则孜·艾迪里斯1岁丧母、16岁丧父,新中国成立前曾为地主放羊、住在羊圈里。新中国成立后,他逐步成长为村里的团干部、村党支部书记。1965年,他在自家院里建起“红色收藏室”向村民们开放。
2001年,他从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后,始终闲不住,除了在“红色收藏室”做好解说员工作外,还关心着村里的各项建设。老人说:“报纸、电视里有什么新的生产信息、政策,我就找机会告诉他们,国家帮助我们发展,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啊!”
如今慕名而来“红色收藏室”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老人收藏了毛泽东像章80多枚、革命书籍1200余册、革命英雄照片2000余张、近半个世纪以来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报纸800余份。人们说,他家的宝贝“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一样多”。
艾则孜·艾迪里斯老人还乐滋滋地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62年,艾则孜22岁那年,他在邻居家里看到一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人在飞机场亲切相会的合影画像,一下子被迷住了。为了能得到这幅画像,他特意请邻居到巴扎上吃烤肉。老人回忆说,得到画像的当晚,他激动得睡不着觉。第二天就去做了一个相框,将画像挂在家里。
艾则孜·艾迪里斯说:“我收藏这些东西,是感谢共产党、毛主席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要让子孙后代都记住这一切。”
艾则孜老人的故事在新疆各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位新疆网友“黄海霞”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上感叹:一个识字不多的老人对国家和人民有这样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共荣与和谐发展的历史主流。
刚从“内高班”(内地新疆高中班)返疆的学生阿茹孜古丽告诉记者,她在青岛看新闻后就知道了艾则孜爷爷的故事,很感动。我们年青一代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我们要更好地报效国家的培养、回报社会的关爱。(记者 黄艳)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