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抗百年一遇洪水大桥不到十年开裂 至今无问责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19日09:32
[提要] 2010年4月,投入使用不到10年的浙江衢州长风大桥开裂并被迫重修。2000年底完工的大桥根据设计标准应抗百年一遇洪水,投资1000多万元,2001年7月被评定为“优良工程”。据在现场挖孔打桩的工人透露,“采用扩展性基础,就是为了省钱省时。里面有没有猫腻就不知道了。”而知情人反映,事发至今已近百日,没有一家单位和个人被问责…[我来说两句]


  事故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据在现场挖孔打桩的刘姓工人说,他打了十多年的桥桩,像这样的大桥应该是采用打孔桩,但事实是他们采用了扩大基础桩。打孔桩是直接打到岩层上的,而扩大基础桩就是把地挖开,然后灌混凝土,比较浅,根本就没到硬的岩层上,水流一冲,下面就空了。

  “采用扩展性基础,就是为了省钱省时。里面有没有猫腻就不知道了。”另外一位工人说。

  对于长风大桥断裂,当地交通部门认为是雨水太多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桥上游几十米处有座长风大坝,大坝常年泄洪把桥墩基础下面的泥沙冲走了。 针对被大坝泄洪冲刷的说法,看守大坝的琚家村村民叶兴利说,大坝是1997年建成的,比大桥要早3年建成,建桥时难道没考虑这些吗?

  叶兴利曾在建桥时做过小工。他说当时挖桥基时,下面是黑色的煤炭层,当年设计和施工部门应该知道下面不是硬的岩层,但不知道为何最后还是采用这种基础。

  记者采访常山县交通局副局长王伟,问雨水多是常年存在的现象,在造桥前两年,常山县曾发生过特大洪水,并且长风大坝建成时间比大桥建成早3年,经常泄洪,为何还采用这样的设计?王伟说要找当年的设计单位衢州市交通设计院。但他说,从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建造单位在造桥的时候,还把桥基多挖深了两米,已经是修改了方案的。

  当年大桥的设计单位衢州市交通设计院已经改制成公司。公司董事长应国强说,现在建桥确实基本不采用扩大基础了,都采用了打孔桩,像杭嘉湖地区早在上世纪就采用打孔桩基。但建长风大桥的时候,衢州经济不发达,建桥基本采用的是扩大基础桩。相对来说造价低、时间快,所以往往采用这种桥基

  记者问,建大桥的人最直接工作就是和水打交道,大坝下水流冲刷严重,为什么小学生阅读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都说到的道理,设计单位会不充分考虑?

  应国强说,当年设计院成立不久,水平和管理经验比较欠缺,所以就按照往常的经验采用了这种设计。

  事发三月余损失超千万元为何无人被问责

  由于205国道是从山海关到广州的交通要道,日常交通繁忙,目前常山县正在全力保交通,老的205国道被拓宽,数千棵人行道旁的树也被砍掉。一位在大桥周边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仅为这次重修增加的值班管理交通的人,加起来工资一个月就要6万元。 常山县交通局副局长王伟说,大桥下沉断裂造成损失确实很大,全部下来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超过千万元

  记者问,这个工程出现这么多问题,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是不是有人应该对此负责?

  王伟说,因为现在全县上下都在保畅通,所以至今还没有人被问责,相信以后会有的。

  应国强说,从事情发生来看,确实存在设计和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造成这样的损失,设计单位压力很大。但他也承认,因为现在正忙于保畅通,还没有人受到问责。

  浙江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在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等大桥抢通方案完成之后,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当初大桥的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设计和质量问题,将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