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阻断“毒”奶粉转移通道
在高压打击下,问题食品呈现出向欠发达地区生产转移的趋势,这一苗头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文贻炜
近期,甘肃、青海和吉林三地再次发现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再度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
问题奶粉频频“借尸还魂”
7月初,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一批送检的奶粉样品中,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
青海公安机关根据甘肃省提供的线索,协助质监部门对民和回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垣乳制品厂问题奶粉进行了查封。警方查明,在这家乳制品厂发现的这批约38吨问题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在甘肃和青海发现问题奶粉前几天,吉林省也查出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奶粉。吉林市工商局丰满分局在检查中,检测到辖区内一家市场零售点销售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乳品公司生产的一袋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吉林省各有关部门已将这家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在全省勒令下架封存。
此次三省查处的问题奶粉,是继2009年底上海熊猫奶粉、陕西金桥乳粉等多起三聚氰胺“还魂”事件之后,仅仅时隔半年发生的又一波恶劣食品安全事件。一度被禁绝销毁的河北问题奶粉原料频频在社会上“借尸还魂”,不断挑战公众的容忍底线。警方指出,从河北流出的问题奶粉多是过去尚未完全销毁的“三鹿问题奶粉”,犯罪分子利用其再次进行加工、销售。
三聚氰胺“突围”欠发达地区
此次在青海端掉问题奶粉窝点带有一些戏剧色彩,如果不是造假者亲自拿问题奶粉到质检部门送检,这条大鱼不知还要“潜藏”多久,38吨问题奶粉不知还要伤害多少家庭。
据甘肃省质监局介绍,质检中心是在检测委托人刘西平送检的三份奶粉样品中发现问题的,其中一份样品检测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559%。警方调查发现,刘西平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垣乳制品厂业务员,问题奶粉就存放在这个厂附近的村子里,供货商是陕西人。犯罪嫌疑人从河北大量购入问题奶粉原料进行加工、销售,不在本省而在外省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目的是为了根据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调兑。
据一份卫生部公布的三聚氰胺不合格产品最新名单显示,十家问题企业有五家来自西部的宁夏吴忠和陕西渭南,企业收购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原料,除生产奶粉外,原料还用于生产面包和糖果。
一位监管人员透露,在高压打击下,目前三聚氰胺奶粉呈现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转移的趋势,这一苗头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问题奶粉在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复出,原因有三:其一,由于制度性监管乏力,乳制品行业安全分属多个不同部门监管,同一个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监管的部门也不同,部门太多,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导致监管不到位甚至缺位现象多发。而多次发生的毒奶粉“复活”事件正是流通环节“清零”不彻底造成的,一些缺乏诚信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销毁,小型企业易成为监管“盲区”。
其二,由于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人员少、经费不足,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重点打击。
其三,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市场尚不完善,群众安全消费意识相对淡薄,也使得价格便宜的问题奶粉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从此前查处问题奶粉情况来看,其受害群体大多在农村,由小企业生产、加工的问题奶粉,正是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
监管漏洞尚待补阙
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等,无一不骇人听闻。“三鹿奶粉事件”已经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进步,但在制度完善之外,各地执行力的加强、监督的到位同样关键。
如此大批量的问题奶粉漏网,说明有关部门对于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问题产品售出后,卖给了谁,并没有真正跟进落实下去。
而在食品安全领域,公开、透明地接受监督,是执行部门的应有职责。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问题奶粉如何销毁、销毁途径的信息,公众至今尚未看到。此次本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淡漠也令人不解。在青海省质监局,工作人员谢绝采访,并提醒记者学习法律;在省卫生厅,采访遭拒;联系省公安厅,也未能接受采访。
此外,对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失监失职失责后的惩戒,也应高度重视。
逐利企业的“道德血液”是“靠不住的”,只能依靠周密的检查监督机制和执政为民的真诚态度,才能真正杜绝问题奶粉在欠发达地区“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