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破盈亏平衡点 七成停工停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9日14:46
  孙加锁无所事事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上次的忙碌还要追溯到6月初。那时工人们刚刚把收储来的4.6万吨大豆加工完毕。之后,孙加锁就给他们放了假,什么时候再开工,谁也没有准信。

  黑龙江省祥源油脂有限公司是2008年新建的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为千吨左右。孙加锁是这个公司的副总经理。“我们算是停工比较晚的,断断续续坚持到了6月初。有些企业今年就没有怎么开工。”7月13日,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这期间,孙加锁也尝试着向豆农收大豆,继续开工。但1.64元/斤左右的价格实在是提不起农民出售的欲望。这个价格不仅比国储价格低了2毛多,甚至降到了农民的成本线之下。

  即便如此,“即使收来了也是赔钱,收得越多赔得越多。”现在,祥源油脂豆油和豆粕的出厂价已经跌至3.6元/斤和2750元/吨。“我们每吨会赔80元-100元。如果豆油能卖到3.65元/斤,豆粕2800元/吨,我们还能正常运转,给工人开工资。”看到势头不对的孙加锁,在收购了几千吨之后,就偃旗息鼓了。

  为了节省开支,孙加锁也只能给工人们放假了。放假之后,他只需要支付工人们60%的工资,每人六七百块钱,总共200人。

  其实,孙加锁在同行中并不是最惨的。被列入加工企业补贴名单的依安黄淮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工。日加工率为200吨的企业开工率还不足1/4。

  “这种状况已经连续第2年了,去年开工时间仅为1个半月,加工了几千吨大豆,赔了200万元。前年就建好的日加工能力1200吨的新生产线至今也没能启动。”依安黄淮总经理吴东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开工率不足,长时间停工停产的现象在黑龙江油脂业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据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统计,如今停工停产的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已经达到了7成。

  “今年停工停产和往年有所不同,与国储关系不大。压榨企业并非无豆可用。只不过是价格过低,农民惜售。”王小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价格过低则与进口大豆的大量进口不无关系。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进口大豆连续刷新了原来的月度进口纪录。上半年已累计进口大豆2590万吨,同比增长了17.2%。大豆到岸价也从每吨1.9元-1.95元/斤跌至目前的1.67元/吨左右。“据此计算,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点,大豆价格应在1.62元/斤左右。”王小语说。

  对于下榨季的情况,上述两位企业主表示,还要看国家是否对进口大豆进行限制,以及收储政策是否继续,会如何调整。这些政策的出台会直接影响压榨企业的生存状态。

  所幸的是,即使在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大豆压榨企业也没有出现大规模退出的迹象。王小语表示,每年只要保证两三个月开工时间,大豆压榨机器就不会受到影响。剩余的几个月企业主可以给工人们放假,每个月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生活费。王小语说,“更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可以向上、中、下游逐利。例如,压制豆农和贸易商,从他们手中低价收购大豆;降低工人工资甚至直接解聘。

  吴东君也表示,只要每年能加工2万吨大豆,就能保证全年的运营。“产业链条上利益分配不均也影响到了大豆产业的正常发展。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小语说。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