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灵)近日,市教委召开高职教育通气会透露,目前,本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24所,近3年来,北京高职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共安排50亿元专项经费投向职业教育,高职生均预算内拨款达到1.6万元。
目前,北京24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中,地方教育部门所属院校4所、其他委办局或总公司所属院校8所、区县政府所属院校3所、民办院校9所。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高职院校审批设置中,充分考虑首都功能区域划分和远郊区县发展,形成了与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区相结合的高职院校空间布局。目前,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有11所高职院校、城市发展新区有10所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北京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与菜百开展订单培养5年,共输送毕业生133人,占全部员工的28%;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等15家知名大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关系,订单量逐年增加,今年的订单人数达到当年招生计划的1/3,实现了由学校找企业到企业找学校的转变。
部分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由电控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出任理事长,并创建“联席系主任制”,聘请业界专家、高管出任教学系联席系主任;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组建北京交通职业集团。职教集团管委会由市教委、市交通委、市人力社保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公交公司、地铁公司等北京交通行业8个大型国有企业组成。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输送人才实现了校企持久共赢。统计显示北京高职院校连续3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人才培养“双证书”
近年来,市教委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双证书”教育,在扩大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的基础上,引导院校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
一方面将职业资格鉴定站建在学校,并将职业技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引进消化国外优质职业认证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本市已与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就引进其汽车机电师、数控切削师、机电一体化师等5个职业资格标准及证书,并实现中文授课及考试,2010年将开展首次招生。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