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一个集群化园区的经典尝试——关于汾阳市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调查

来源:山西日报
2010年07月21日06:09
  汾阳杏花村是我国著名的酒都,因盛产汾酒而驰名。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天下。2008年被授予“中华名酒第一村”称号。吕梁市、汾阳市为贯彻我省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精神,支持汾酒集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决定依托汾酒、竹叶青品牌优势,积极引导煤炭资金投向转型发展的新领域,创新区域发展新机制,在杏花村汾酒厂西侧开发和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远期规划面积达17.5平方公里,以低碳经济为发展理念,以循环经济为发展路径,以集群化园区经济为发展模式,进而形成一个集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园区,这对于加快山西食品工业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山西经济的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6月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吕梁调研时指出,汾酒不只是吕梁的事情,也是山西的一个产业品牌和文化品牌,曾获得过世博会金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关系到山西的信誉,要积极支持。

  一、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做大做强汾酒产业的必然选择

  放眼国内白酒市场,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集团已经形成“三雄称霸”的局面,汾酒集团只有奋起直追,跨越发展,才能在新的市场格局中赢得自己的地位。

  (一)近年来,汾酒与五粮液等名酒的发展差距拉大,市场竞争激烈,不进则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汾酒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同属国内一流品牌,分别代表清香、酱香和浓香三种香型,汾酒的产量和销售收入曾雄居全国第一。然而,近年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在地方政府强有力支持下,利用产业集群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发展迅猛,已经逐步形成各有特色、“三雄称霸”的格局:茅台靠质量和价格占据高端市场,五粮液靠总量统领高中低档消费,泸州老窖靠快速扩张,气势逼人。2006年才突破20亿销售收入的泸州老窖集团,仅用了三年时间,销售收入就净增100亿元,2009年达120亿。25年前,产量和销售收入仅有汾酒十分之一的五粮液,在2009年产量和销售收入反而成了汾酒的10倍。宜宾市把酒类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予以强力支持,五粮液高中低档系列开发、同步扩张,这是五粮液成功的根本经验。他们以龙头酒企业为核心,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五粮液“十里酒城”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出口量占到中国白酒出口总量的95%;拥有29882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发酵池,比国内其他几大品牌的白酒发酵池的总和还要多,并计划在2020年达到千亿产值。不论从企业的数量、白酒的产量还是销售收入,汾酒都远远落后于其他三家名酒,从昔日王者下降至目前的第八位,从过去的全国一流名牌滑落至区域性二流名牌。

  (二)中国白酒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利润优势明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时不我待。

  2009年,全国白酒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白酒产量706.93万吨,比上年增长23.8%;白酒行业产品销售率为95.3%,全行业销售稳中有升。白酒行业本身具有巨大的利润优势,企业亏损率只有9.3%。近年来,白酒高端化、系列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白酒利润还是产值的增速远远大于白酒产量的增速。2005年以来,白酒的复合增长率领跑食品饮料行业,其中,白酒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3.47,领先行业的25.09;白酒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为46.67,领先行业的36.26。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白酒行业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

  (三)汾酒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具有管理、市场、品牌、技术的优势。

  汾酒是我国白酒之源头,具有丰厚的酒文化底蕴。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酒以诗而兴,诗以酒而名。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驻足于此,为杏花村留下歌赋诗文3000余篇,书画墨宝2000余件。杜牧的一首《清明》更是传唱千古。杏花村的酒令、酒辞、碑文、传说、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形成独特的酒文化现象。杏花村享有中华白酒“祖庭”之誉,特别是汾酒以其悠久的历史、成熟的工艺、上乘的质量和皇家贡酒的声誉而风行全国,更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有证可考的包括贵州茅台酒、陕西西凤酒、青海青稞酒等数十种名酒的工艺制法都源于杏花村。2006年,杏花村汾酒技艺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在未来的发展优势将更为明显。随着消费习惯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饮酒消费习惯正在逐步转向。清香类型白酒可以自由勾调,加冰加水加果汁的独有工艺特征是其他香型白酒所无法比拟的,更适合与国际消费趋势接轨,也是未来真正能够走入国际市场的白酒酒种之一。

  (四)酒类产业只有扩大产能、打开市场、形成系列,集群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四川、贵州特别是所在地仁怀、泸州、宜宾市都把白酒产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重点,制定规划,政策引导,强力支持。2008年,四川省提出到2012年打造千亿川酒的奋斗目标,2009年已经实现768亿,发展速度在30%以上,明年即可提前实现千亿川酒目标。三地为支持龙头骨干酒类企业发展,大面积进行居民搬迁,腾出土地来发展,在立项、占地、基础设施方面倾斜支持。仁怀市投入20亿元打造10万吨酒业及旅游一体化名酒园区;泸州市从2007年开始,建设5平方公里的酒业集中发展区,到2013年将形成100家企业、300亿收入的规模;五粮液集团已建成10平方公里的厂区,占宜宾市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四川、贵州两省全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区 (遵义、泸州、宜宾),快速占领全国市场。与此同时,安徽、江苏等省区也全力发展白酒产业。汾酒集团只有奋起直追,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进一步扩大产能,集群发展,形成拳头,打开市场,形成多品牌系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引导煤炭资金及社会各类资本,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一)近年来,吕梁市区域经济严重依赖煤炭等传统行业,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吕梁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从经济总量到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由山区老区向工业强区和发展新区的巨大转变。但是纵观吕梁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支撑吕梁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是煤炭工业。近几年,煤炭工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左右,而工业增加值又占到GDP的70%左右,实现利税占到全市可用财力70%以上。可以说牵一煤而动全市,煤兴市兴,煤衰市衰,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二)煤炭资源整合后,吕梁乃至山西煤炭资本大量闲置,亟需引导,寻找出路。

  这几年我省煤炭资源重组整合,全省办矿企业由2200多个减少到近130个,原有的2600多座煤矿只保留1053座,部分民间资本不可避免地撤出煤炭产业。有人估计,有3000亿元之巨,加上煤炭产业每年积累的资本,数量应该远远超过此数。这些资金迫切需要寻找投资出口。如此巨资将流向何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民间资本从煤炭领域撤出,可能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契机。世界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资本结构的调整,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强度。在中国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具有强大的力量,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规划以及拆迁等具体而复杂的问题。汾阳市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引导煤炭资金投向白酒产业,建设杏花村集中发展区,正是认清了自己的职责,承担了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值得肯定和支持。

  (三)酒业是典型的低碳产业,做强做大汾酒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白酒产业是低碳经济,万元产值能耗仅几分钱。吕梁市、汾阳市经反复调查研究认为,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整个集中发展区将实现循环经济、低碳发展,酒厂剩余的酒糟将用于动物饲料,而动物的排泄物将成为集中发展区附近酿酒高粱特供地的肥料。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将是集生产、经营、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以此推动吕梁市、汾阳市产业结构调整,拉动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以及绿色农业、配套工业、民俗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三、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发展区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中,吕梁市共有百余个煤矿退出煤焦行业,大笔资金闲置。如何将这些资本留在当地,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推动力量,正是吕梁市、汾阳市领导这几年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的课题。让“煤”资本改姓 “酒”,无疑是富有远见的 “创意”。他们把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列为吕梁市加快转型发展的 “一号工程”。今年以来,吕梁市、汾阳市与汾酒集团领导以及部分企业家,实地考察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集团,认真借鉴其发展经验,并就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共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编制了《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战略规划》。该项目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人大把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列为今年重点督办的十八件重大建议之一。省政府在《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以汾酒集团为龙头,推进对周边和省内白酒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资源集聚,壮大汾酒规模”,把基地放在汾阳,并肯定了在汾阳市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设想。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作为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一个实验区,也是《山西酿造业振兴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按照《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全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17.534平方公里,将以唐代建筑为主穿插部分明清民居,以体现汾酒厂的历史层次感,进而形成一个集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质检以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酒业集中发展区。

  (二)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

  目前,山西有15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产量约16万吨,六成以上在吕梁。《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规划》中确定了“品牌共享,集中发展,统一管理,创优环境,多元投资”的方针;还确定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土地征用、统一品牌管理、统一原料保障、统一质量检测”的管理机制和“多个企业生产白酒,汾酒集团一家经营”的运营模式。项目力求一年建设,两年达产,三年明显见效。制定了“35311”总体目标,即用3年时间投资50亿元,新建酒业集中发展区,新增酒产量10万吨,增加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安排3万人就业,带动酿酒高粱产区10万农户致富,户均增收1万元。

  面对四川、贵州酒业快速发展的态势,汾酒如不加快发展,千年品牌很难保住,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看到汾酒不仅仅是汾酒厂的汾酒,更是山西的汾酒、中国的汾酒。依托“汾酒”和“杏花村”两个品牌,积极打造“文化牌”,努力扩大产能、名牌共享、利益共赢。同时,以汾酒集团为核心,联合周边市县地方酒企共同形成企业集群、产业积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洼地”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以汾酒为主的杏花村酒业,进而带动山西酒业大发展。

  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