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去世了,房屋变空了,但它怎么也不愿离开。
白天,它四处流浪觅食,夜晚,则回到主人留下的空屋前,守着家门。
梁平县云龙镇龙影路老街上,这一幕已经持续3年。
它叫“大黄”,今年10岁。
老街风景,土狗守候空宅
梁平县云龙镇离县城10多公里,山清水秀。在场镇边,有条直通到头的老街,街两旁,是清一色的老木房。
山村的夜晚总是来得早些,太阳才落山,街上的人们已回家准备晚饭,各种饭菜香从每个窗口飘出,一派温馨祥和。只有121号房门紧闭,冷冷清清,可能是太久没人开过门,木门前已生出青苔。
冷清的房门前,趴着一条全身通黄的土狗。它身上有毛发脱落的痕迹,一动不动盯着前方通往老街的小路,似乎在等待什么。也许是盯得太久太累,土狗眼神透出不知是疲惫还是失望的东西,慢慢闭上眼睛,睡去。
“老杨,回来吃饭了!”随着一声长长的吆喝,邻居开始吃晚饭了,土狗睁开眼睛,鼻子动了动,似乎闻到饭香,从地上爬了起来。但它抖了抖身子,换了个方向,继续趴到门前。
土狗叫“大黄”,在老街已住了10年。
邻居肖启秀说,“大黄”的主人叫汪伦才。10年前,它刚来汪家时,还是一条几个月的小狗。那时,家家都兴喂狗看家,但一般人家没把狗当回事。可汪伦才一家对“大黄”很是上心,每天先给“大黄”倒饭,然后自己才吃,“大黄”也很粘主人,主人走到哪,它就跟到哪。
5年前,汪伦才突然生病去世,两年后,汪妻周国玉也因病去世。因儿子、儿媳早已分家,且长年外出打工,汪家老宅从此大门紧闭,成了空房。
主人走了,房子空了,本以为“大黄”也会“自谋出路”。但办完周国玉后事不久,邻居们发现,“大黄”并没离开,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上,它都雷打不动守在汪家门前。这一守,就是3年。
生存秘密,饿了翻垃圾堆
没了主人,再也没人喂“大黄”吃饭,它是如何活下来的?老街的邻居都对此充满好奇。一个周末,一群同样好奇的小孩揭开了谜底。
10岁的杨强说,那天,他和一帮小伙伴决定跟踪“大黄”。那是一个夏天,早上7点过,天已放亮,人们都出门干活了。趴了一夜的“大黄”站起来,抖抖身子,迅速向老街尽头跑去。
它穿出老街,跑过几条田坎,很快到了老街背后一小块平坝。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垃圾堆,平时,街上的人们习惯把垃圾扔到那里。到了垃圾堆,“大黄”放慢脚步,围着垃圾堆转了几圈后,好像盯准了目标,走进垃圾堆中间一个塑料袋处,嘴脚并用,很快打开塑料袋,里面是一包剩饭菜。“大黄”很兴奋,将头埋进塑料袋里……
垃圾堆里的饭菜,似乎没法让“大黄”吃饱。杨强说,离开垃圾堆,“大黄”去了附近的场镇,街上,偶尔有赶集的人们扔下没吃完的馒头和水果。“大黄”在不大的场镇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每遇到餐馆,就停下来,望了又望。有的食客见它可怜巴巴,便会将碗里的肉间或扔它一片。
街上,不时有撒着欢的小狗跑过,有时,几条狗聚在一块追来追去。但“大黄”总是远远地看看,然后独自离开,不去凑热闹,它好像明白自己和那些狗命运不同。
“那天,我们跟了它大半天,"大黄"一直这样到处找吃的。”直到傍晚人们回家,“大黄”也结束流浪,回到汪家门前。
3年过去,它的守候不变
“大黄”的秘密,被孩子们在老街传开了。善良的邻居被“大黄”的忠诚打动,开始隔三岔五给它端来吃的。有了邻居的“救济”,“大黄”更忠实地守在主人门前,成了整条老街的守护者。
夜晚,只要有生人独自进老街,“大黄”准追个不停。住在汪家斜对面的邻居邝圣芳说,几年来,老街从没发生一次失窃事件。
没有主人,“大黄”吃了不少苦。近来,一到冬天不少餐馆就卖狗肉,由此催生了“打狗队”。去年冬天,老街也来了“打狗队”,专打没主人的狗卖。
知道“大黄”没主人,“打狗队”好几次追得它四处乱逃。邻居们只要碰到“打狗队”,就劈头盖脸将其骂走。60岁的邝婆婆更是不惜“利诱”:“你们打条狗也最多卖20块钱,大不了我给你20,别打"大黄"了!”这样,“大黄”才保下命来。
尽管捡回命来,但“大黄”从此也对人失望了,只要有生人靠近,就胆怯地开始逃窜。邻居们端的饭菜,它也不再轻易吃掉,总是闻了又闻,待人离开,才一点一点试着吃掉。
见“大黄”实在可怜,街上好几家人想收养它,但怎么唤,“大黄”也不愿跟人走。有年冬天,隔壁的老杨想方设法将“大黄”引回家,还备了狗窝,但门一开,“大黄”又冲回汪家门前。
现在,尽管不愿意接近人,“大黄”每到夜晚还是会回到老街,守在汪家门前。邻居张兰说,去年有天半夜下大雨,她出门收衣服,发现“大黄”全身毛发被淋湿,它只是使劲往门前缩,却没离开。
转眼3年过去,随着防盗门的兴起,老街上原来家家户户都养的狗现在只剩下“大黄”,有的居民也搬离了老街。老街变了,“大黄”也慢慢老了,不变的只有“大黄”每天如一的守候。
记者
张一叶 谭小华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