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一场足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环境灾难,而且,清理漏油的一些化学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还会可能大于漏油本身
本刊记者 李珊珊
7月15日,BP公司宣布,成功罩住了墨西哥湾 海底的漏油点,这场“生态9•11”在持续了85天16小时25分钟后,终于告 一段落。而 在第二天下午,利比里亚籍“宇宙宝石”油轮在大连新港卸油 时又引发管路爆炸起火,又是一场由石油引起的生态灾难——“宇宙宝石”在5月5日曾抵达墨西哥湾的德州加尔维斯顿港——也许,它是把墨西哥湾的霉运带到了中国。
“金牌员工”出事了
完工于2001年2月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曾是业内翘楚,是目前最先进的海上石油钻探平台之一。2008年开始,BP公司租用了它。去年9月,“深水地平线”在墨西哥湾泰伯油田钻出了世界上最深的深水海洋油井。随后,BP爽快地续签了3年租约,总价为5.44亿美元,相当于每天50万美金。
2月6日,BP把“深水地平线”派到了马贡多油井——一个源自《百年孤独》的悲伤的名字。在BP到达马贡多油井前,马里亚纳钻井平台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一个多月。因为遭遇“艾达”飓风,马里亚纳受了伤,BP这才派出了更昂贵的“金牌员工”来到此处收拾残局。
4月20日,钻探到了最后阶段,钻头已达海底1400米以下万米以上的深度,碰到了石油,待浇注在井壁的混凝土凝固,再接一根“油龙头”到海面的油轮上,石油就能汩汩流出了。
然而,就在当晚9时许,与石油伴生的高压甲烷气体顶起了尚未凝固的泥浆,在钻头附近海面上喷出73米高的水柱。喷出的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其时,平台上有126人。
最初的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在其余人员疏散后,支援船只灭火失败,“深水地平线”在燃烧36小时后沉没,沉没地点是在出事油井以北400米处的海床上。而在出事地点,原油正从破裂的油井口不停地流出。
4月23日,BP的两名水下探测机器人报告说没有发现泄漏;第二天,在美国海岸警卫队发现漏油后,BP估计每天泄漏1000桶。5月24日,由美国地质勘查局局长为首的泄漏流量计算小组最终给出可信的流量——每天漏油3.5万桶至6万桶。
6月14日,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致信BP,提到了BP存在安全隐患的5处失误,质疑BP在成本和安全的权衡上出现了问题,只求低成本而对安全性重视不足。
“生态9•11”
泄漏事故发生后,BP曾多次兴冲冲地宣布可以堵住,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直到7月15日,改良了多次的“大礼帽”法才初步堵住了漏油。消息一出,BP股价应声大涨7.57%。但很快,又有解释称:本次的“大礼帽”只是控漏方案,并非止漏方案。目前,漏油井附近的两口减压井正在钻探,希望打好后注入混凝土和泥浆,最终永久性封死漏油井。但减压井要到8月中旬才能完工,在这段时间内,想尽可能减少漏油污染,只能依靠“大礼帽10号”。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前,美国最严重的漏油事件是发生于阿拉斯加附近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事故发生于1989年,造成了阿拉斯加湾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灾害:2100公里的海岸线遭受污染,25万只海鸟、近40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但当时的漏油总量只有75万桶,只相当于本次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最坏时约两个星期的泄漏量(按每天6万桶左右计算)。
与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比起来,本次漏油事件惟一幸运的一点是,泄漏发生在海底,且地处离海岸较远的热带海洋,原油分散甚至降解起来比在冷水中快,海鸟被黏住翅膀而死亡的情况也就不那么严重。根据美国地球之友7月16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截至当天,在墨西哥湾地区,共发现1387只海鸟、444只海龟和53只哺乳动物直接死于这场污染。
目前看来,对鱼类而言,因为泄漏油井喷出的甲烷气体而导致周围的海水缺氧是更大的问题。目前,已有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报告,漏油点附近海水中甲烷的浓度几乎是正常浓度的10万倍。维基词典上,墨西哥湾低氧的“死亡区”面积大约有22126平方公里。
低氧之外,威胁还来自用于稀释石油的化学物质。4月24日之后,BP和美国政府都开始在油污海面和漏油点附近洒分散剂,以消除油污,但分散剂的毒性问题一直被质疑。美国政府甚至想过点燃水面的石油,因为对鸟类而言,原油对栖息地的污染比燃烧产生的烟尘更致命。好几位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和环境专家也表示过,担忧清理漏油的一些化学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大于漏油本身,长期看来,让石油自行消解对环境更好。但很显然,这在政治和社会舆论上让人无法接受。
这次污染发生后的几年乃至数十年里,当地的海豚、鲸鲨和海龟的数目毫无疑问会有大幅下降,鱼类和龙虾也会因栖息地受到污染而流离失所。有报道还提到,泄漏的原油会影响到在海底成长起来的珊瑚礁。
不过,尽管美国媒体对BP导致的环境问题大肆指责,英国媒体却偶有腹诽。《卫报》就曾评论说:本次事件对环境并不光是坏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美国政府对墨西哥湾8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禁渔的政策,将很有利于恢复当地已近耗竭的海洋渔业资源,因为墨西哥湾是世界上过度捕捞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危机下的人类
漏油事件后,BP所面对的,是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乱摊子。在美国,甚至出现了抵制BP加油站的网络运动;在公司公关部的文件中,BP还表示:允许员工随便接受媒体采访,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也是,事已至此,再糟能糟到哪儿去?
除了BP的高管们,也许,受本次漏油事件冲击最大的人当属奥巴马。
3月31日,“鉴于美国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同时出于保持美国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奥巴马宣布部分地取消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禁令,这种态度,与他竞选总统期间及就任后一直大力倡导发展清洁能源,并反对解除近海采油禁令截然相反。结果不到一个月,BP事发。
漏油事故发生后,奥巴马一直要保持一副身先士卒,要“踢(某人)屁股”的架势,但另一方面,由于事先对深海钻探中突发事故的应对方案准备不足,他却几乎完全依赖BP去堵漏和保护墨西哥湾的鸟类与鱼类。《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员就指出:奥巴马正被迫在一起自己无法控制的危机中扮演指挥角色,不断地“说狠话”,只会使他显得“虚弱”。
除了虚弱,还有“孤独”。5月28日,《经济学人》的封面图片是路易斯安那州海岸上孤独的奥巴马。不过,这个“孤独”惹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编辑曾利用Photoshop去掉了原照片上的两个人,以营造“孤独”的气氛,这遭到美国方面的抗议。
6月中旬,接受媒体访问时,被媒体打上了“孤独”与“虚弱”标签的奥巴马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灾难堪比9•11。”而在阴谋论者的眼中,这次事件早就是堪比“9•11”的政治阴谋了。
尽管BP一直在弱化自己“英国石油”的面孔,但进入7月后,一起20多年前发生的空难又被旧事重提。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的某班机在苏格兰上空爆炸,25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当场罹难,其中189名为美国公民。苏格兰最高法庭将爆炸案的空难策划者——一位叙利亚特工迈格拉希的刑期先是定为27年,去年又因病将其释放。究其原因,大量猜测指向英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
不久前,4名美国参议员要求美国国务院调查BP从迈克拉希获释事件中的获利。7月14日,希拉里回应称:“信收到,很显然,我们将就此展开调查。”
第二天,BP公司发表声明,承认曾游说英国政府与利比亚达成罪犯引渡协议,但否认自己是洛克比空难罪犯获释的幕后推手。它声称,自己当时只是告诉政府,“对于英国和利比亚的罪犯引渡协商进程缓慢感到担忧。”
也许,这种阴谋论的讲法只是从侧面说明了这次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程度与危害力度——这实在是一场足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环境灾难。
(感谢王大禹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