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中国商业间谍案”掀高峰 44“间谍”正服刑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年07月25日00:53
  摩托罗拉起诉华为窃取无线网络设备机密信息、美国底特律一对华裔夫妇被指控向奇瑞提供通用汽车公司混合动力技术机密……继去年10月的“郁向东盗取福特汽车商业机密案”之后,美国的“中国商业间谍”案件近期又掀起了小高峰。专家认为,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直接导致了商业间谍案件的增多,中国企业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44名“中国间谍”在美服刑

  从去年以来,美国所谓的“中国间谍案”数量明显高于往年,继7月22日媒体爆出美国摩托罗拉诉华为“窃取”商业机密案后,7月23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又诉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商业间谍”案,加上此前媒体披露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吴振洲案、郁向东案等十几起案件,美国“中国商业间谍案”再进入一个高峰期。

  美司法部发言人狄恩·波伊德向《华盛顿邮报》“谍语”专栏提供的一份备忘录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3月以来,美司法部提起的中国间谍案诉讼共计26个,其中,已有44人被判有罪,目前这些人均在美国联邦监狱中服刑。

  另据报道,美国国会自1996年通过《经济间谍法案》14年来,被指控的嫌犯大都来自中国大陆。

  商业间谍案增多很正常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中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中外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越来越多,类似上述有关商业机密的案件上升也是很自然的。

  曾在“深圳驰创老总吴振洲在美被羁押案”中担任辩护律师的石怀方对记者表示,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出于利益动机利用法律诉讼打压打击竞争对手的情况很常见。石怀方认为,这类有关“商业机密”的案件都发生在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之间。近年来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件增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已经被国际大企业视为强有力的对手。

  两位专家都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实力增强和日益国际化,今后此类案件还是会不断出现。

  人才流动导致技术流动

  最近曝光的上述两起“商业间谍案”都涉及美国企业的“前雇员”。他们被指控从美国公司离职后向中国公司提供机密信息。对上述现象石怀方认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必然会带来对人才的争夺,而人才的流动必然导致技术的流动,这也是“商业间谍案”增多的原因之一。“虽然大公司都规定高级员工有保密义务,但实际上人的才干经验是在工作中积累的,对于从事智力型劳动的人来说,离职后不可能把已有的概念、想法从头脑中清除出去,今后在同一行业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必然会受到此前工作经验的启发。至于有些公司还规定高级员工离职后必须脱离原行业,就更加不现实了。”不过孙飞博士对记者指出,虽然上述案件的案情尚不清晰,但不管是在中国公司还是在外国公司,离职时拷走与公司商业机密有关的文件都是不被允许的。

  “不知不觉”成诉讼对象

  孙飞对记者说,在这类商业机密案件中,不可否认有些企业、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有意违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对外国法律以及国际贸易竞争规则的不熟悉,对外国文化的不适应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诉讼的对象。还有一部分企业寻求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游走,不小心就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当然,对于一些涉及军事、能源、国家安全的敏感案件,还不可避免地掺杂了政治因素。在这些案件中,“盗取高科技”成了主要的罪名。

  中国企业要会自我保护

  面对日益增多的“商业间谍案”,孙飞认为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应该学会自我保护,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应该请专业律师仔细研判当地的法律法规,千万不要因为不重视、不知道而卷入无端的司法漩涡。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灰色地带"可以巧妙利用,但法律明文禁止的"红线"是万万不可跨越的。”

  除此之外,一旦在海外遭遇司法纠纷,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西方司法体系的公开性、完备性和程序正义性,积极为自己抗辩。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