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评级公司尴尬现状:生意像“讨饭” 行业没人管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07月27日01:14

  生意像“讨饭” 行业没人管

  尴尬的评级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有这样一个行业,发展已20多年,但仍被形容为“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中国的评级业。

  近日,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吴红牵头调研的《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报告在金融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显示,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对国外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亦无明确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评级业长期以来混乱不堪。”一位评级业界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甚至有人说我们像要饭的”。

  业界的深切忧虑之外,是公众对评级行业的分外陌生:“评级到底是干嘛的”;“中国到底有多少家评级机构”;“评级机构靠什么赚钱?”

  公众的疑问恰恰触碰到了国内评级业脆弱的神经。

  难做的评级生意

  企业:“我给你25万,你必须给我一个AAA级”

  评级机构:“额,价钱能不能商量商量?”

  企业:“评级机构多的是,我找别人!!!”

  ……

  地方政府:“我们要向银行借钱搞投资,你给我把级别定的高点啊。”

  评级机构:“你们给我多少钱?”

  地方政府:“和我谈钱?今后10年别在我的地盘出现!”

  ……

  这是一位国内资深评级业内人士向记者描述的两段对话,或可视为当下中国评级业的尴尬现状。但根据这两段对话,人们恐怕很难理解,评级到底是干嘛的?

  “通俗的理解,一个机构要融资,要借钱,对方必须要了解这个机构的偿债能力怎么样,会不会出现借钱不还的情况。那么谁来界定这个偿债能力呢?这时就需要一个第三方的评级机构对它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估,让大家看看借给它钱有没有风险。”国内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不论是央企、地方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包括银行,城商行,保险公司之类的金融机构,如果要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发行固定收益债券,按国家规定必须由评级机构进行评级,评级后的级别表示这些企业在债券到期后的偿付能力。

  比如国家电网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国建设银行发行次级债,这两个企业得到的评级都是最高等级AAA级,表明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最高,偿付能力强,投资债券的机构不用担心。

  据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规模一直较小。目前国内有200多家评级机构,其中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竞争力、能在全国范围开展业务的评级机构只有5家,分别为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上海远东资信、上海新世纪评级。

  他们的业务范围是什么?在国内,信用评级业务主要包括对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贷款项目的评级、保险及证券公司等级别评级。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进入评级业并没有很高的准入门槛——只要在工商局注册就能成立一家评级公司。但如果要拿到业务资格,就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核。比如要对企业债评级就要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备案,要对地方债评级需要通过财政部的备案,要对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就要通过人民银行的备案。

  目前国内只有上述5大评级机构获得了全业务牌照,而剩下的中小型评级机构有的只拿到其中一项业务,大多数没有获得任何业务的牌照。

  尽管国内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实际上,评级机构却未能从中得到足够广阔的市场。上述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说,在国内,由于国有银行具有国家信用的“光环”,所以很多银行间借贷不需要评级。而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间如需借贷,大多数情况下彼此都很熟悉,所以评级也成为多余。“这些银行在做国际业务的时候,由于本土评级机构在国际上不被认可,所以他们还是找国际评级机构。”

  “要饭”乱局有望终结

  评级市场的狭小,还不是评级业“混乱”的唯一原因。据《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报告显示,迄今为止,国内没有法规明确评级机构归口哪个政府部门管理。

  “不知谁在管理”加剧了评级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评级公司纷纷压价竞争,一度在企业和评机构间形成了“卖级别”的情况。“企业评级就像在招标,谁给的评级高,谁的价格低就给谁评。”上述业内人士称。

  一位中国证监会的高管曾评价说:“中国的评级机构就像是要饭的,券商发行30亿的债券,评级机构才收费35万元。”相比那些动辄上亿元的承销费,券商的收入让评级机构汗颜。

  此外,“一些没有取得牌照的评级机构鱼目混杂,有的机构专门和一些地方的行业协会联系,搞一些协会内部各个公司的评级,这些公司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比较高的级别来向其他机构融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些公司可以直接向评级机构开价,就这么多钱,我要AAA级,如果你不给他想要的级别,他就会再找别的评级机构。”

  但拿这些无牌照的评级机构出具的级别,有人认可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很多企业根本不清楚哪些评级机构手里的哪个业务是有牌照的。

  行业混乱带来巨大隐患:原本是用来预防风险的信用评级,正在变味儿。

  “现在很多评级机构根本不是去揭示风险,而是帮着去掩饰风险。”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地方政府要求某家评级机构给他一个很高的级别,为的是能够顺利从银行贷到钱,拿这些钱再投资,至于能不能还,地方政府根本不管。”该人士称,“这其中,如果评级机构稍有得罪,他就会被赶出当地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能指望评级机构什么?”

  种种乱象,如何终止?《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副组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对记者表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尽早对信用评级业实现统一监管。”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评级业的发展问题已被列入了今年年底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中的议题之一,中国评级业的发展困局有望得解。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