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出行顺畅还需“软硬兼施”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7月27日06:15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特别是行车难、停车难、出行难的状况有待改善。近来,有两件事情考验着我们沈阳的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多年未遇的暴雨突袭,考验着城市建设的堵与疏;文化路立交桥的大修,考验着城市建设的调与理。

  事实证明,只要调理得当,堵亦疏;一旦调理失当,疏亦堵。由此再看饱受诟病的行车难、出行难……我们就不会再孤立思考了,而是会抓住症结,有效改善。

  本来,文化路立交桥恰处咽喉,一旦大动难免牵扯整个沈阳的交通,这不,平时有个小剐小碰的一堵就是半天,何况部分封闭。然而,封闭一周来,此处交通并未见格外拥堵。为啥?有关部门打好提前量,科学调度,有效规划,才使得“必然”的堵变成疏。

  对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硬件建设虽然总能随着城市发展升级换代,但很难一直那么及时。尤其当下,全市一些街路正如火如荼翻新,雨污分流设施也紧锣密鼓改造,这些都是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整容”。换句话说,交通基建虽然可能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流动性,但绝不是绕不开的坎儿。只要有效利用规则、强化制度、做好谋划,哪怕硬件上还落后那么一点,我们也不至于让城市交通添堵。因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规则”才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润滑剂,不仅能让交通梗阻疏通,而且能有效弥补硬件没能及时升级的缺憾。

  想让城市交通硬件顺畅运转下来,还需要“驱动程序”,也就是服务意识。一个城市要想顺畅流动起来,必须依赖公共交通,这公共交通就是最好的“驱动程序”,既省空间,又投入产出比高。且看,建设中、规划中的轨道交通已经值得期待,而不断延伸、开辟的公交线路更是丰富了公共交通的内涵。

  出行顺畅需要“软硬兼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城建硬件难以一蹴而就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管理与协调,让整个城市运转自如。而且,只有软件硬件一起工作,才能让城市交通“一通百顺”。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