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最近两周内密集发表四篇有关汇改的文章,28日第四度撰文称,人民币汇率浮动,可缓解工资、油、气、水、电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压力。若汇率不动而任工资物价过快上涨,将强化通胀预期。她建议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刚性相互补充,“并行不悖”。
胡晓炼在今日发表的《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与汇率机制改革的配合关系》中坦言,近年内地“民工荒”频频出现,表明一般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已无法维持过去的低水平。“富士康事件”以后,低收入职工问题更受关注,近期不少地区大幅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她称,无论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生产要素的价格调整都将进行。但她又指出,生产要素价格的调整,应与其他改革综合全面设计。同时适度调整劳动工资和浮动人民币汇率,比单纯大幅提高劳动工资更平稳,若汇率不动而任工资物价过快上涨,将强化通胀预期,增加消费、投资的不确定性,并使普通劳动者面临更大的通胀风险。
胡晓炼在文中建议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刚性作为互补。她剖析,生产要素价格调整快,则汇率升值压力就小;若人民币汇率浮动,要素价格上涨压力就会减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汇率弹性较强,具灵活性,可升可贬,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具有刚性,价格上涨与环保等费用征收,均较难逆转,亦难频繁操作。
她称,汇改和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不会相互掣肘、相互排斥,“可并行不悖”,继续深化上述两项改革,是“始终应该坚持的方向”。完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