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超级黑客和他的“维基解密”

来源:央视网
2010年07月29日01:35

  《环球视线》2010年7月28日完成台本

  ——超级黑客和他的“维基解密”

  主持人 劳春燕:

  欢迎继续收看《环球视线》。

  我们今天的话题先要从一个人说起,他是一个独行的背包客,是一个超级的网络黑客,他是一些政府和企业的眼中钉,但是,他也被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誉为是“黑客罗宾汉”。最近,他的一个动作让美国政府头疼不已,但是却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的目光,媒体都在纷纷地评论,他的做法会给美国政府带来多大的杀伤力呢?他就是“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他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

  25日,美国网站“维基解密”公布了大约9.1万份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披露了美国政府怀疑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暗中支持塔利班;美军特种部队成立黑色特别小组,凌驾于美国法律之上,在阿富汗拥有特权,暗杀、抓捕塔利班头目;美军隐瞒了一些有关塔利班的事实,并误杀、误伤大量阿富汗平民等阿富汗战争的行动细节。

  这起并美国媒体形容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军机泄密事件”,将美国政府推到了风口浪尖上。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泄密者进行了严厉警告,称泄密行为违反了美国联邦法律。

  罗伯特•吉布斯 美国白宫发言人:

  无论何时,没有能力向公众公开姓名、行动、计划,撇开违法不谈,这种行为有可能对军队官兵、军方的合作搭档以及努力保护我们安全的人,造成伤害。

  解说:

  而同一天,此事的另一主角——“维基解密”的创办人朱利安,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文件的真实性。称文件并没有泄露最高机密,只是曝光了驻阿美军的日常行动和生活,却足以为美国在阿富汗犯下的战争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

  朱利安 “维基解密”创办人:

  但从这些文件粗略看来,这些文件确实包含了战争罪的相关证据。

  劳春燕:

  这一节加入到我们讨论的还有特约评论员叶海林先生,欢迎您。

  我们先跟大家来说一说这个“维基解密”网站。很多人都在说“维基解密”跟“维基百科”到底是不是关联企业?我们也查了一下,其实没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维基”。“维基”这个词英文里叫Wiki,这个词据说是来源于夏威夷的土话,意思就是“快点、快点”。它在英文里边,在IT界被特指是那些多人可以共同来维护,大家可以一块上网去发表自己意见的这么一个网站,这也是“维基解密”跟“维基百科”的一个共同点。

  这一次“维基解密”解密了9.1万份美军的秘密文件,这些文件到底会对美国政府造成多大的杀伤力呢?叶先生。

  正在评论 揭开“维基解密””的面纱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

  其实,这些文件没有包含什么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大部分解密出的文件,只是证实了我们以前的一些看法。比如说,美国指控巴基斯坦情报机构跟塔利班眉来眼去,比如说美军在阿富汗空袭平民,以及塔利班拥有能够打掉美国直升机的一些防空导弹。这些事情我们以前就知道,“维基”的泄密是用美国人自己的情报信息,来证实了这一点。

  刚才你说的一点很有趣,虽然“维基解密”和“维基百科”没有关系,但它们是以同样的因特网逻辑来工作的。“维基解密”只有5个工作人员,而且是不拿薪水的,但它有几百个志愿者,和可能人数更多的信息的提供者。这5个“维基解密”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不是发帖,而是删帖,也就是说,把别人提供给“维基解密”的一些,与“维基解密”的宗旨不相关的帖子要删掉。任何人都可以向“维基解密”上传信息,但大部分的信息会在上传之后很快就被删除,就是因为这个跟“维基解密”没关系。所以,从删帖为它的主业来看,它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百科全书的工作原理,这个原理跟“维基百科”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专注于去公布跟政府有关的文件,仅此而已。这个方式也注定了,它不是一个经济实体,你很难用法律去制裁,这样一个其实是建立在因特网虚拟空间的虚拟组织。

  劳春燕:

  你刚才说到,这次9.1万份文件的解密,到底有多少杀伤力很难说。但是今年4月份,“维基解密”网站曾经有一个动作,当时还是对美国方面,让美军包括美国政府非常尴尬。当时,“维基解密”网站公开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显示的就是,美军在伊拉克是怎么射杀在伊拉克的路透社记者的。这段视频让人看了以后非常震撼,待会儿大家一块来看一下,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可以仔细听一下,您听到的声音是美军直升机上记录下来的,美军士兵之间的一些对话,看到的画面就是射杀路透社记者还有其他平民的一些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4月“维基解密”网站公布录像 (背景声音)驻伊美军

  伊拉克:两位路透社记者和伊拉克平民在街头行走

  同期:

  有人携带武器。

  好的,开火。

  让我们知道你什么时候搞定他们(伊拉克平民),向所有人开火。

  快,开火。

  继续开火,继续开火。

  好的,我们已经向那8个人开了火。

  我们看到了两个小孩,也向他们开了火。

  收到,我搞定他们了。

  我们看到一些人,好像是来搬运尸体和武器的。

  字幕提示:

  不久后,几个伊拉克平民开车前来救助伤员。

  同期:

  我可以开火吗?请求开火。

  他们是来抬伤员的吗?

  是的,我们正在请求开火。

  快,让我们开火吧。

  他们正在抬伤员。

  我们发现一辆黑色的货车正在搬运尸体,请求开火。

  快,开火。

  明白,我们正在射击。

  字幕提示:

  事后美军将车内的儿童尸体抱出。

  同期:

  不能开火了,我们发现了平民,是孩子,救援人员会将他们带到当地的医院。

  将孩子带到战场是他们(伊拉克平民)的错。

  对,你说得对。

  正在评论 网站创始人:解密战争没商量

  劳春燕:

  这不是电影不是一段真实的画面,而且是美军直升机的摄像机给记录下来的。

  我想看到这样的画面,特别是听到那种机关枪连发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会被震撼。看到我们的同行,还有那些孩子、那些平民冤死,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感到非常的气愤。当时这段视频出来以后,美国国内也有一些反战情绪。现在朱利安•阿桑奇,就是“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他也宣称他手上还掌握了1.5万份秘密文档,其中也包括了视频的资料,可能里边还有一些这样记录战争罪行的文档,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机被公布出来。

  这样的视频一旦再被公布出来的话,对美军的杀伤力、对美国政府的杀伤力又会有多大呢?

  专家观点 泄密门对奥巴马的政策构成压力

  宋晓军:

  我觉得确实有一定的杀伤力,因为今天,就在大概3个多小时前,《华盛顿邮报》有一篇特别长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大概有4页,专门讲到这个事情,他是分析这种杀伤力。他讲的就是一个情报气球被“维基解密”给捅破了,捅破了一个气球,大概是这个意思。他讲的是,实际上最终是对奥巴马这一届政府本身,通过国会向纳税人融资,为阿富汗战场融资。因为我们知道阿富汗战争还在进行,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这件事情会构成比较大的压力,因为它泄密的这些东西是一些原材料,经过新闻的这些“厨师”加工出来了,或者说用旧新闻来加工了一份新鲜的政治大餐,这个政治大餐是奉献给奥巴马政府的。

  正在评论 解密文件点中谁的“软穴”

  宋晓军:

  这里面指向几个:一个就是滥杀无辜;再有一个就是对阿富汗一些情况的隐瞒;还有一个是对巴基斯坦的投入,政府又援助很多,但是实际上人家跟它离心离德。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对这场战争的不利,其实在越南战争的时候后期也是这样,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这批年轻人,年轻人本身就有挑战成人秩序的这样一种冲动,只不过没有互联网这个工具。但是那个时候有很多反战的,把在越南美军的一些事儿暴露出来,还有还有电影,其实是一样的。

  劳春燕:

  这些陆陆续续解密的文档,是不是会激发新一轮的反战情绪呢?

  专家观点 泄密帮了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忙

  叶海林:

  我觉得这个事情很难说,因为现在的美国跟越南战争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个时候是美国民众反战,但是美国政府犹豫不决,始终有一派人是想打下去的。但今天来看,应该说美国政府内部,已经没有什么人再愿意把这场战争无限制地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情报的泄密其实与其说给政府添了乱,还不如说是给美国政府帮了一个忙,从客观上让美国政府更容易下决心从阿富汗撤退。而从阿富汗撤退这件事情,其实美国有没有这个泄密事件,他们早就定了,他们最多待到2014年然后肯定要走,人就要走干净了。这种情况下,你多一份、少一份文件,老实说对美国政府的决定不会有什么影响。

  劳春燕:

  但是我也看到媒体有评论说,现在美国政府正在寻找朱利安•阿桑奇,因为他手上还掌握着1.5万多份的文件。也有评论说,这就好比是楼上已经掉了一只靴子了,第二只靴子什么时候掉,有多重,有多大的声响还不知道,而这个时候往往是最熬人的时候。

  专家观点 阿桑奇只是网络泄密的形象大使

  叶海林:

  其实他现在不用找阿桑奇,阿桑奇现在在伦敦,就在美国的盟国手里面,而且阿桑奇自己是澳大利亚人。美国人想找到他很容易,但是找到他你怎么办?因为阿桑奇很聪明的一点就是,整个“维基解密”网站非常善于不去触碰美国的这些核心情报信息,他并没有做任何真正用自己的人力资源,去刺探美国情报、去窃取美国情报,这种明显违反美国法律的事情。他的问题只是说,他把获得的一些情报公布出来,这是个操守问题。

  劳春燕:

  对,这9.1万份文件是属于机密级的,但它并不是属于绝密级的,而且接触过这些文件的人可能也有几千人之多。现在大家也在问,这些文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会放到这个“维基解密”上去?

  正在评论 海量秘密文件从何而来?

  宋晓军:

  我觉得是这样,美国从2000年之后,特别是“9•11”之后,比较高级别的机密就向承包商开放了。因为冷战胜利之后,特别是小布什当政,再加上“9•11”的推动,美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雄心勃勃的帝国野心。维持这么大一个帝国要雇佣很多很多人员,无论是战争私有化,就是很多承包商进来,无论是情报私有化,有大量的情报人员是雇佣的,承包给一些地方公司的人,这些公司的人很难保证没有把情报泄出去的这种可能,因为你的漏洞太多。

  劳春燕:

  所以很难追查到源头,到底是谁泄的密?

  宋晓军:

  对,这个非常难。因为无论是五角大楼内部有反战情绪的人,还是你雇了这么多私人承包商……

  劳春燕:

  都有这个可能性?

  宋晓军:

  都有这种可能,为了钱也好,或者为了……

  (开放式结尾)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