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流动农民工成制造业“硬伤” 破除户籍方是根本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07月29日01:2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5.6%,超过日本的15.4%,略低于美国19%的份额,跃居世界第二。

  不过,中国的世界制造大国却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低附加值、低工资、低技术含量以及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离真正的“制造强国”相差甚远。原因究竟何在?答案虽然见仁见智,但其核心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即正是由于制造业的工人大多数都是由流动农民工组成,这成了中国制造业始终陷于低水平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的最大“硬伤”。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农民工就开始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14533万名外出农民工中,有39.1%即5682万的农民工就职于制造业,占到中国全部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2/3还多。

  可是,农民工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太大。笔者的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其职业转换率大约为城镇居民的5.7倍。其中男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个农民工的年流动次数达到1.07次,即平均每年都要转换一次工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制造业集中的地区,许多工厂每年都不得不大规模招人,而工人频繁地辞职、入职,也给企业带来了许多烦恼。

  不过真正的烦恼还不止于此。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中国的制造业难以形成一支人员基本稳定的产业队伍。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由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专业性人力资本不但是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源泉,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工人收入水平的决定因素。频繁地换人换岗显然不利于产业工人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利于他们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利于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创新。其结果,就形成了产业队伍不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弱——利润水平低——工人工资低——产业队伍不稳的低水平发展“陷阱”中。根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不到2%。即使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500强,2008年平均资产利润率也只有5.7%。而农民工的工资低更是全社会公认的一大难题。

  值得提醒的是,制造业工人流动频繁的根本原因并不能归罪于农民工。这一方面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有关。国际分工地位低导致制造业利润微薄,无力雇用稳定而又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而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又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而不得不采取“钟摆式”就业。

  因此,要使中国真正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移,造就一支稳定而且素质高的产业工人队伍势在必行。这不仅要求政府应对制造业采取更多的税费减免等扶持措施,增强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还要求尽快破除户籍制度给农民工扎根城市、安心制造业带来的种种藩篱。唯有如此,中国制造业世界强国的目标才能指日可待。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徐永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