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薛原:谁比谁着急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29日08:22
  男篮新人郭艾伦,还没打过全国男篮职业联赛,已经因为不久前在世青赛(18岁以下)上的出色表现而入选国家集训队。他在国家队的首次亮相,则是在“姚基金慈善之旅”中国男篮同美国明星队的比赛中,拿下11分、5个篮板球和5次助攻,虎虎生风,得到了美国职业男篮联赛球星纳什的夸奖。

  不过,当赛后记者在一家网站上看到这样的标题时,还是吃了一惊——纳什说:郭艾伦能打NBA。对于后卫线一直难觅良将的中国男篮来说,突然冒出来一个NBA级别的球员,这消息可真是个重大利好。可事实呢,那天比赛结束后,纳什确实应记者的要求评价了郭艾伦,颇有溢美之词。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只是说,如果继续努力,郭艾伦未来有进入NBA的机会。纳什说话客气,这场比赛也带有很强的娱乐色彩。郭艾伦的表现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急着拿人家的一句客气话和NBA立马扯上关系,能够从这样的“轰动效应”中得到好处的,大概不会是郭艾伦。

  2008年之前,广东宏远男篮的年轻后卫陈江华,曾被美国媒体赞誉为“北京奥运会上给姚明传球的人”,一时间人气大涨。可随后的日子,因为个人技术的局限和伤病所累,陈江华与国家队渐行渐远。年轻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漫长,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意外,更离不开个人的悟性和努力。浮躁是新人成长的大忌,既可能来自内心,也可能来自外部。郭艾伦的叔叔,国家男篮教练郭士强总是不时敲打自己的侄子,还不忘对采访者说:“你们别捧他了。”这样的担心,倒真是透着另一种着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