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庆召开户籍改革发布会 称将让进城农民享实惠

来源:重庆晚报
2010年07月30日04:15
  昨上午,我市召开户籍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和平对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介绍和解读。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农民不愿退出土地怎么办?

  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和平:实行自愿退出,不愿意的话不强迫。我们到区县做过调研,确实有一部分农民不愿意转户,特别是近郊区的农民和在城市规划区的农民工,他们有这个顾虑。比如他们感觉到未来三年或者几年,他们的这个地将被作为建设用地,如果作为建设用地,他们要考虑到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标准等等。如果不愿意转户的,他们在城市打工,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保,比如养老保险,可以办理国家的养老保险,也可以办理商业养老保险。

  务工经商证明如何获得?

  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在单位都有用工合同。单位招这样的工人,不管是以前的临时工作还是其他的工作,都应该有相应的协议。我们说的五年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连续在一个单位工作五年,还有一个是在多个企业打工,都可以出具相应的材料,到公安部门进行认可。

  转户后会不会形成贫民窟?

  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我们分析一下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主城区五年有固定的住宿,一般区县城三年有固定的住宿(达到这些标准就可以申请转户),这部分人就占了255万,大中专的学生加上退伍军人以及五保户等等,我们仔细一想,是不会出现流离失所的。其次,进来的农民工,只要具备条件,就可以申请公租房。转户进城以后,该缴的社保、养老保险都要缴,从制度上保障了进城的农民工能够形成稳定的、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所以这个意义上说,是不可能出现贫民窟的现象。

  民企外企会否拒用农民工?

  市人社局副局长卢建辉:农民工转户以后,企业养老和医疗这块肯定会增加支出。现在社会保险这块的规定是强制性的,作为企业来说,必须对职工养老和医疗要参保缴费。昨天黄市长也反复讲,我们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要求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要履行好社会责任,一方面这是倡导性的,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的行为。我们在《劳动法》执行方面,我们也有相关具体规定,包括劳动监察、执法方面,体系都是完善的。

  记者 王渝凤

  最早变身城里人的农民工

  年收入四万多 活得很惬意

  家住江北区双溪村5社的张福全一家,应该算我市最早一批变身城里人的农民。

  张家五口人,如今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张福全说,这样的幸福,是因为变成城里人以后才开始的。

  张福全的家曾经很贫困,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全家有土地2亩。2007年,江北区在鱼嘴镇双溪村开始实施“农民变市民”改革。得到这个消息后,张福全自愿退地。随后,他到小区当了物管,月收入800元,妻子和儿子到光大公司务工,月收入均1500元,全家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最让他满意的是,家里的两位老人每月拿着养老金,不再是负担。

  据江北区介绍,愿意退地转为市民,退出土地后,家中老人可以立即享受城镇养老保险,折算之后的现金收入高于土地入股收益,还能在户籍、住房、就业培训等方面得到保障,并能购买在镇上有完全产权的安置住房。目前已批准由农民转市民的有97户、335人,涉及全村12个社,农民转市民后交出的土地面积约970.385亩。

  江北区透露,对自愿完全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除一次性给予9800元/亩的耕地补偿外(与流转土地补偿一样),双溪村还参照重庆市及江北区征地的补偿标准和补偿程序,对其宅基地上的房屋、承包地上的青苗以及附着物等进行一次性补偿,标准为每人约11万元。

  转户农民

  获八项实惠

  一是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得到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所给予的补偿。

  二是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一是参照同时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补偿。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一次性给予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三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一次性给予购房补助。

  三是住房方面,可申请区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转为购买。同时,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四是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按照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标准,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五是低保方面,将建立健全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转户居民可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六是在医疗方面,可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七是再教育方面,其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八是在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确保“壮有业”。
(责任编辑:news9)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