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然而,我们的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能够记录这个历史时期的宝贵资料。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使社会发展节奏骤然提速,人们满怀对市场经济构建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迅速淡忘了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留恋,于是,那段岁月中的记忆在我们的身边匆匆滑过,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发出呼吁:抢救沈阳老国企档案资料已经迫在眉睫!
7月27日,记者从市档案局了解到,他们采纳了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的建议,对全市计划经济时期大中型企业资料进行摸底调查,今年下半年将开展全面调研,力争尽快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全力抢救这批正在流失的珍贵历史资料。
抢救工作越晚,付出代价越高
沈阳是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和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
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主任张绪进说:“计划经济时期,沈阳的国有工业企业曾以其庞大的规模和阵势,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他们在沈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搜集、整理这一历史时期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发展沿革,建档为册,以史为镜,对子孙后代了解沈阳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历史,对于总结沈阳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促进沈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划经济时期的沈阳工业和商业资料,承载着沈阳工业和商业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实施企业东搬西迁、转制、破产等工作时,沈阳市对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商业企业的资料整理存档不够系统,这些记载沈阳企业发展史和沈阳人艰苦创业、发奋图强奋斗史的企业志大部分流失了,能够见证那一段企业和商业发展情况的当事人也都逐渐老去甚至过世,整理这些资料的难度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抢救工作越拖后,其所需的代价也就越高。抢救这些资料工作迫在眉睫。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尽快把抢救工作纳入近期工作计划,加大工作力度,以填补我市工业和商业企业资料的空白。
年底前完成全市情况“摸底”
国有改制破产企业档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企业改制破产这一历史变革的原始记录,既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发展、变革、改制破产的客观实际,也能为改制破产后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是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原始凭证。改制破产企业不重视档案管理,不但会造成这些档案无法查找和利用,失去档案自身的利用价值,而且容易造成档案丢失。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在转制、破产后,到底将各类档案存放在哪里,这也是我们急于摸清的情况。”市档案局近年来发现,由于沈阳市国有企业众多,转制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档案的安置情况更是各不相同,已经有一些退休职工发现个人的人事档案在企业转制后丢失的情况,这表明保存好这些企业的档案同样是事关民生的大事。
据了解,市档案局已经将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今年的工作计划中,组织人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所有工业和商业企业发展的历史进行调查:包括企业成立时间、规模大小、职工人数、班子人员,企业主要产品,经营状况及经济效益,历史背景,起始兴衰过程,人事变革和体制改革情况,主要工作政绩,照片等情况进行搜集、整理,
这项重点调研课题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上半年,他们通过市国资委、服务业委员会、经信委等部门对调查所需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掌握了所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在下半年,将开展全面的调研工作,对国有企业、破产企业档案工作现状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数量、档案保管经费、档案管理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撰写翔实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破产企业档案归属流向的初步意见。计划年底完成全部工作。
本报记者 肖江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