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蓝天飞扬将士爱 红梅绽放军旅情(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7月30日06:45

  流火的季节里,一阵艺坛清风徐徐扑面,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畅快凉意。

  这就是连日来,中央和首都各大媒体讲述的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老艺术家阎肃60年如一日战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以执着的人生追求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人故事。

  7月26日,部分军地知名艺术家齐聚“阎肃同志从艺60周年艺术创作座谈会”现场,诉说满满的感动,交流深深的感悟。他们一致表示,要以阎肃同志为榜样,在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这条大道上奋勇前进,不断推出更多深受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喜爱的精品力作。

  做一面红旗——

  忠于党的文艺事业

  一生铁心跟党走,半生高唱主旋律。这是阎肃对自己艺术人生的高度概括。座谈会上,艺术家代表们的发言首先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将阎肃的创作之“魂”,归结为“始终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时代精神的史诗品格”。他说:“60年来,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阎肃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模范地执行党的文艺路线,做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创作的红色经典,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对阎肃的“红色情怀”有深切的感受。他说,据我所知,阎老在创作歌剧《党的女儿》这部戏的时候,恰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可波谲云诡的国际政局变化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激情。61岁的老人,3天就写一场戏。他是用十分饱满的政治热情完成这一艰巨的创作任务的。剧中田玉梅劝桂英时所唱的:“莫要再软弱,莫要再悲哀,挺起胸,朝前站,生死和党心相连!”俨然就是阎老忠诚于党的心声。

  中国田汉基金会会长,著名剧作家、诗人苏叔阳是阎肃的小学同窗,座谈会上,他对自己的老乡、老哥阎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历史将证明,以阎肃及其作品为代表的红色艺术经典,无论从认识价值、意识价值,都将长久被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所议论所珍视。假如没有他们的歌声,我们的时代将多么苍白。它们作为我们这个时代"非物质文化形象代表",将长久地存在于我们共和国的历史长卷当中。”

  苏叔阳称他说这番话是有根据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两个问题,其实还暗含着一句,那就是谁来服务。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党有以阎肃老师为代表人物的这样一支信得过、打得赢的队伍。他们优秀的创作,就是公园里广大群众放声高歌的主旋律。”

  当一个好兵——

  弘扬主旋律站排头

  在与会艺术家的眼里,阎肃“是一粒影响历史的"沙子"。”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对此十分认同。他在发言中谈到:“阎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回顾他的作品,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从歌剧《江姐》、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到《复兴之路》,其中都有对时代特点敏锐的把握,所以他的作品能得到同时代人的广泛接受和喜爱。他从最早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后来的《风雨同舟》,以至于后来表现载人航天精神的《谁在长空吹玉笛》,不论是作品的立意,还是作品的创作手法,都是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

  在发言中,艺术家们毫不掩饰对阎肃的推崇,纷纷称其为“时代的歌手”、“时代的诗人”、“先进文化的排头兵”。他们一致认为,阎肃一生唱响的都是时代的最强音,其中始终延续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二者结合叠加,让他面对再繁重艰巨的创作任务,都能越战越勇、激情满怀、佳作频出。

  同样以创作歌词为业的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王晓岭对阎肃的创作颇有研究,还曾撰写过《博大精深阎肃词》一文。为此次座谈会,王晓岭又写了一篇对应的下文,名叫《德高望重称阎公》。他在文章中特别提到:“我是听着阎老的歌长大的、变老的,写歌词也是以阎老为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词稿我都放在案头,每次自己创作前都要拿出来看看。阎老的歌词是时代的记录,凡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历史进程及重大事件,尽揽在他广阔的创作视野中。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并流传至今。这些蔚为大观的杰作,足以构成中国音乐史册中最华彩的乐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凭借扎实丰富的经验阅历、高屋建瓴的把握能力、洞若观火的真知灼见和遒劲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成为军内外各大文艺晚会核心创意的灵魂人物。他不仅倾心尽力出谋划策,更亲自操刀上阵。每年的春晚和双拥晚会,导演组经常把最难写的压轴节目派给阎老,他也总是笑呵呵的应承下来,以最快的时间交上满意的词稿。有一年的题目是《旗帜颂》,对于这个宏大的命题,谁都觉得难以入手,可是阎老的歌词一拿出来,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想不到他是这样起笔的:"我在你心里,你在我心上,我们的青春伴随你纵情翱翔。同心复同德,祖国要富强,我们的生命伴随你升腾飞扬。"歌词把旗帜的抽象概念赋予了拟人化的形象,又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朴实的语言蕴含着高远的意境,让人不能不叹服他的大手笔。”

  唱一首赞歌——

  服务部队无止境

  当谈及《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我就是天空》等在阎肃60年创作中占三分之二比例的军旅歌曲时,与会的文艺界代表一致认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枯竭。阎肃从艺60年,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与战士打成一片,在火热的部队生活中淬炼自己的艺术才华,高唱了一首士兵赞歌。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是阎肃的“金牌搭档”——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羊鸣。在他的眼里,阎肃是“部队文艺工作的老将、合作多年的亲密战友和艺术取向、艺术追求、创作思想都十分一致的知己”。回忆起两人一起摘掉大尉军衔,下到基层部队当兵时的那段日子,这位著名的作曲家十分激动:“我们在部队,和战士们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出操,全心全意地体察机械师、飞行员究竟在干什么、想什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同感受,当阎肃把《我爱祖国的蓝天》的词稿拿来时,我心中立刻就有了那种音乐形象,谱曲也就是1个小时就完成了。真是只有深入生活、贴近士兵,才能有这首歌的经久传唱。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不知下了多少回部队,彼此也常常交流这方面的感受。如今虽然年龄大了,可有机会也总是不想放过。阎肃下部队经常问这问那,正因为有了对部队的深入了解,他才什么题材都敢碰,做什么都有魂。我叫这为:"可贵之胆,可贵之魂"。”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为此次座谈会专门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在信中,他用8个字为阎肃定位——“军中文将,艺坛老兵”。在李双江的记忆中,阎肃“常到基层部队体验生活,走边关、下海防、钻山洞、过险滩。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下连队当兵时写的,用的是战士的语言,其中的那份军旅情怀是质朴的,是真挚的。因此,战士们都十分喜欢他写的歌词。年过古稀的他,虽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但腿脚不好,不能打弯。他曾对我说,"只要带上一个坐便器,我就可以下部队了,任何艰苦的地方我都可以去。"说句心里话,阎肃同志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战友。我们之所以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兵服务"的怀抱,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前面有他这样一个榜样。”

  如今创作正如日中天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总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印青,与阎肃合作多次。对阎肃深深的军旅情结,他坦言很有感触:“阎肃老师是我的偶像。从《马兰谣》开始到最近的那首《将军行》,我们一共合作创作了26首歌曲。虽说大多是任务,是命题之作,但对这些促进部队战斗力、鼓舞士气的事,阎老总是充满激情地去完成。他的见解、他的思想、他的激情,对我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常常是他的一两句话,就让我突发奇想,灵光乍现。他的这种能力,如果不是对军队、对战士有真情真意是不可能达到的。我感谢阎老带给我们的影响。”

  走一条长路——

  勤学苦练厚积薄发

  座谈会上,孟冰和武警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王树增,分别从剧作和词作两个不同方面对阎肃60年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分析总结。说到动情处,他们时而放声朗诵,时而拍案击节,现场专家们频频颔首称是。

  孟冰说:“作为军队戏剧界的新兵,阎肃老师作为剧作家的成就令人瞩目,更令人骄傲。他的《江姐》、《党的女儿》等几部经典歌剧,是共和国艺术长廊中红色经典的标志性作品。从戏剧结构、人物形象、性格刻画、语言功力等方面,都不难看出阎肃老师出色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王树增对此表示十分认同。他说:“阎肃老师一生笔耕不辍,始终寻找着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的万紫千红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祖国和民族的灿烂前程,老师的艺术成就实现了人生的艺术境界,是我们人生的楷模!”

  两位代表的发言,引发了与会人员对阎肃何以艺术常青、创作不止的热烈讨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剧作家刘锦云的解释饶有趣味。他说:“肃老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想保持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就要做到文艺各个行当无所不涉猎,广种而多收,种的面积很大,同时单位面积产量又很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肃老堪称"劳动模范"。正因为他的勤学苦练,才有了多产优质的创作,才能有我们今天研究的"阎肃现象"。这正是"歌剧泰斗,一代词宗,昆乱不挡,军地两用,价廉物美,大树常青。"”

  “腿勤手勤眼勤脑勤”,是阎肃留给艺术家们非常深刻的印象。“阎肃很勤奋,一般人到了七八十岁,在创作技艺上可能已经炉火纯青,但是接触生活的机会就少了,但是阎肃确实很关注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深入生活的创作活动。”“阎肃的积累很丰厚,对艺术创作来说,积累很重要,要有广阔的眼界,对世界各国艺术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这是阎肃的一大特点。”

  就阎肃的勤奋刻苦、厚积薄发,与会代表们每个人都能举出一大堆例证。大家一致认为,在阎肃经典作品的背后,是一条勤学苦练、激情燃烧的奋斗之路。这是每个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拥一颗童心——

  朴实无华天真豁达

  在大家看来,阎肃辉煌的艺术人生还得益于他有一颗超越世俗功利、追求真善美的童心。他的作品寓意深邃又明白晓畅,境界高远且尽得风流,这些都源于他平易近人、幽默豁达的心态。

  发言中,几乎每位代表谈到阎肃的“为人处世”,都竖大拇哥——“他是用自己的性格魅力给人以智慧的启悟,用自己的才情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孟卫东在与阎肃的相交中将其总结为“四有新人”,即“有思想”、“有学问”、“有办法”、“有魅力”。孟卫东说他最为欣赏阎肃的就是第四点——“有魅力”。“阎老的魅力在于他有趣味,懂幽默,很随和,易沟通,和他在一起工作是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他从来不居功自傲,和年轻人请教问题常常是"请问您"、"您怎么看"。这是极具境界的大家风范,我特别受感动,特别受教育。”

  对阎肃的人品艺德,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东方歌舞团创作中心一级编剧宋小明从一件小事讲起。“有一年我们音乐文学学会在湖北荆州开年会,有个少妇带个三四岁的孩子,一眼看见了阎公,就指着说"呀,那是阎肃!"孩子小不知道呀,就问"妈妈,阎肃是什么东西?"正在尴尬间,只见阎公转过身来,蹲在孩子面前说"孩子,阎肃他不是东西,他就是我呀!"就从这么一个小小的幽默,让我自叹弗如。第一,他直面地回答了孩子的问题;第二,他瞬间化解了无意的尴尬;第三他以语言文学的方式完成了一个文人品格的塑造。这些年我也是在不断地走进阎公,认识他、学习他,我受益很大。”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座谈会上,阎肃向大家展示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王景愚送来的贺礼——一幅书法扇面。颇有功力的笔法下,歌曲《红梅赞》的优美词作倾泻而出。这幅书法,可以看做是对阎肃60年艺术生涯辉煌的凝结,更寄托着众多文艺人士奉阎肃为“良师益友”的深厚情谊。

  (文中摄影:谭超 图片制作:方汉)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