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转移 |
挖掘机排险 |
遇难者家属回到事故现场 |
抛撒消毒粉 |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丁伟吴小川汉源摄影报道
昨晚,发生山体滑坡的汉源万工集镇1500多名居民全部搬离了家,万工集镇变成了一座“空城”
昨天必须全部搬离
昨日清早,邓银秋从临时安置点赶到万工集镇,去帮姐姐搬家。前天,集镇上的居民都得到通知,必须在昨日将家里的财物搬完,当晚,万工集镇将“封镇”。
因为与集镇近在咫尺的滑坡体目前并不稳定,如遇到暴雨,随时都有再次滑坡的可能,当地政府要求滑坡体周围的村民及万工集镇上的居民全部搬离,以防次生灾害发生。
两种临时安置方案
“何时能回来,能不能回来,政府说要先对地质进行勘查后才能做出决定”集镇上的白师傅说。邓银秋说:“什么时候能回来,谁也不知道”。
据了解,汉源县给搬离的居民提供了两种安置方案,一种是自愿解决,可以投靠亲朋好友,也可以自己租房屋,政府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每个月发一定的生活补助,另外一种就是统一到新县城住板房,政府包吃包住,每个月给予一定的补贴。
幸存居民处理善后
昨日,万工集镇的后方,庞大的滑坡体上同样繁忙,山坡上幸免于难的居民,也在抓紧时间抢搬东西。阵阵青烟从山坡上升起,一堆衣服鞋袜烧得噼里啪啦。火堆旁边,李有福静静坐着,眼眶有些湿润,脸上挂着水珠,分不清汗水还是泪水。弟弟李有强一家5口,在土石轰隆滚下的时候,连同崭新的房子一起埋了进去。正在化为灰烬的衣服,是弟弟一家留在老房子里的。因为担心父母睹物思人,李有福一大早就把衣服清理好,然后背到弟弟一家失踪的地方烧掉。
昨晚起小镇变空城
由于政府给的搬离最后时间是昨日。昨天晚上7点,记者再次来到万工集镇,与前几天和昨天上午搬家的热闹场景相比,万工集镇变得冷清。除了一些警察及路政人员在执勤外,搬家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昔日热闹的新集镇由于地质灾害变成了一座空城。
而这座小镇的最终命运也是难以预测。据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称:“(万工集镇)是报废还是继续利用,是整体利用还是局部利用,这些都需要专业队伍来评估。”
排险搜救排险同时进行
同样繁忙的还有排险和搜救人员。由20名民兵组成的搜救组,进行了事发后第3次搜救。但遗憾的是,从塌方体的下缘,一直排查到上缘,依然未能发现生命迹象。
当地疾控人员,也在滑坡体和集镇上展开了消毒工作,消毒粉的味道淡淡地笼罩了集镇。此外,武警水电部队第一总队第四支队的官兵,也紧张地在现场进行着勘查。该支队陈副参谋长说,滑坡体十分松散,如遭遇大雨或暴雨,有可能形成泥石流,指挥部决定在滑坡体上挖出一条排洪沟,以降低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不久后,4台挖掘机开上滑坡体,开始了挖沟作业。但由于滑坡体体积庞大和作业难度较大,排洪沟的挖掘尚需时日。
另外,省地勘院对灾害点实施的24小时全站仪专业监测结果表明,截至昨日13时,滑坡体表面无明显变化,上沿有简单垮塌。
成因定性重大地质灾害具隐蔽性、突发性
昨日,由地质环境监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等组成的专家组对“7·27”万工集镇山体滑坡的成灾原因作了进一步明确:一是滑坡区为一自然高陡斜坡,地形上陡下缓,滑坡启动后向斜坡下方整体滑移1.5Km,滑源区后缘至堆积区前缘相对高差约620米。由于上部滑源区地形坡度大于30°,使滑坡具有高速启动的位能条件。二是滑源区岩体破碎,“5·12”地震对斜坡岩体产生了进一步的松动破坏,为滑坡形成丰富物源条件的同时,也为地下水渗入及地下水渗流提供了通道。三是自7月17日至25日,该地区连续遭遇两次持续强降雨天气,累计总降雨量达到163mm,同时滑坡区为一沟槽地形,汇水条件较好,水流对滑源区斜坡坡脚产生冲刷陶蚀,导致上部斜坡失稳。
综上,本次滑坡是在极端天气和持续暴雨作用下,岩土体含水量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地质灾害,属自然作用造成的重大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两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