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退休教师成野生动物保护专家 常年行走大山深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7月31日02:30

  “你看这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小猴,旁边的山猴子想去摸,母猴不让……”每当说起自己照片里的这些“主角”,王昌大老人犹如说起自己的小孙孙,黝黑而消瘦的面庞上堆满了微笑。

  王昌大是四川绵阳人,退休后从一名高级语文教师变成“野保专家”,常年背负数十斤重的“行头”,行走在大山深处。在他身后,总跟着许多年轻的志同道合者,大家都叫他“老爷子”,对74岁的王昌大来说,这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出自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

  晨曦中的追鸟人

  四川省日前组织的中国娇子野生动物保护行从成都出发,途经川西北所有大自然保护区,行程2000多公里。王昌大是这个由野保专家和媒体记者组成的考察队中年龄最长的一位队员,他的表现却让年轻人汗颜。

  由于路上走得异常艰苦,每到一歇脚点,大家都抓紧时间歇息时,王昌大却精力旺盛,总是扛着相机钻进附近的树林去拍鸟。

  每天早晨6时,王昌大就起床扛着相机到附近的林子里转悠,众人起床吃饭的时候,他已经在林子里呆了半天出来了。每天考察结束,他总要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记录下这天遇到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拍摄情况。

  在进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当晚,一行20余人住在摩天岭下海拔2600米的木屋观察哨里。天还没黑,疲惫的人们早早地钻进了睡袋,王昌大却坐在木屋外烧水的火堆边观察天象。一直坐到晚上9时,他才摸索着进屋,告诉大家明天天气应该不错,早点起来去拍绿尾虹雉。天刚蒙蒙亮,他就醒来了,沿着木屋后面崎岖的小路上了山。

  在海拔2900米的箭竹丛中,一只像鸡一样的大鸟正在一块巨石上东张西望。 “绿尾虹雉!” 王昌大激动地告诉同行的人。只见他蹲在箭竹丛中,用长焦镜头对准绿尾虹雉不停地按动快门,嘴里还小声念叨:“公的哪里去了呢……”原来对面是一只母鸟。为了等到公绿尾虹雉的出现,他趴了1个多小时,最终也没等到那只公绿尾虹雉出现。

  爱鸟却讨厌养鸟

  王昌大老人热爱野生世界里所有的生命,尤其爱鸟。时至今日,生活在四川境内总共640余种野生鸟类,他已经拍摄并有记录的就有500多种。但是,在他的屋里除了一大堆鸟类书籍和图片以及模型鸟外,没一只活的。

  王昌大对提着鸟笼整天在公园或茶园里转悠的“爱鸟”人士颇有看法,“那不是爱鸟,那是在虐鸟。”他认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窥视欲,将飞鸟控制在笼子里,不让它们自由地展翅飞翔是一种罪过。“想观鸟就到郊外去看,既呼吸新鲜空气,又强身健体,有什么不好呢。”

  王昌大的家住在绵阳城区三江汇合处一个社区的14层楼上,这是女儿为了孝敬老两口买的房。每天打开窗户,能看到三江汇合处宽阔的江面、翻飞的白鹭、悠悠的南山,是老爷子最惬意的事了。

  顺着三江汇合处向上不到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桃花岛,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沼泽地,是各种野生鸟类的家园,但多年前被当地一家地产公司相中想开发地产。王昌大听说后,就和当地环保人士发起了一轮“保岛运动”,使这一开发项目暂时搁浅,一停数年。但去年以来这个项目又再度上马,如今该岛已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痛。

  不在野外跑就感觉不爽

  “呆在家里就没精打采的,要出去了精神就好得很,绵阳的家就像是旅馆。”家里人说起老爷子都很无奈,女儿管不了,老伴也拿他没办法,就只能由着他。王昌大说:“在家里呆不住,不在野外跑就感觉不爽。”

  10多年来,虽然也时常搞得头破血流,但从来没有伤到过筋骨,这是王昌大最大的幸运。在北川片口自然保护区那一次,为拍到野生大熊猫,他在攀岩的时候拉着一根树藤,谁知树藤 “啪”地一声断裂,人从两米多高的岩上摔了下去。所幸只受了点轻伤,但相机上价值1.4万元的镜头却报废了。

  如今,王昌大成了圈内的名人,不少搞野保工作和研究的学者专家都和他建立了联系,经常去拜访他,跟他索取资料图片,他都热心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就不分彼此了。”他说。

  2007年, 王昌大发起成立了绵阳爱鸟协会,协会里有大学老师、退休职工、大学生、公务员,他希望通过更多人的介入,让社会更加关注鸟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上有哪一种色彩在鸟羽上找不到呢?它们是大自然创造的精灵,那是一种生命之美!”他说,正是由于鸟类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的活动,才维护了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的动态平衡,为人类营造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如今74岁的王昌大依然在丛林中跋涉,他说自己的身体还健朗,还要继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